西安市发布第三批乡村振兴十大案例
推进更高水平乡村振兴加快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共同富裕近日西安市发布第三批乡村振兴十大案例
西安市在推进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中,立足都市现代农业和大城市农村发展与治理的根本,以乡村振兴统领"三农"工作,将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一体谋划一体推动。
(资料图)
西安市农业农村局此次发布的第三批乡村振兴十大案例,聚焦以深化农村改革,打通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与乡村治理,形成了一系列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的有效实践。发布这些示范典型案例,旨在发挥典型引领作用,给全市在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中以启发和借鉴。
(资料图)
阎良区
强化甜瓜羊乳两链驱动
聚合乡村产业发展新动能
阎良区国强现代农业(省级)园区
阎良区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为契机,不断强化组织领导、政策扶持、龙头带动、科技支撑、农旅融合、利益联结,持续做大做强甜瓜和羊乳两大主导产业,建成省级现代农业园区6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21个,建成万只奶山羊养殖基地和全国最大的早春甜瓜生产基地之一。
积极推广使用甜瓜双根嫁接技术
2022年,阎良区实现农业总产值59.5亿元,农业增加值38.1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96元。2023年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鄠邑区栗峪口村
坚持“生态+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探索联片共建发展新路径
鄠邑区栗峪口村
近年来,栗峪口村依托秦岭北麓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资源,坚持“生态+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理念,全面盘活乡村文化、闲置宅基地、废旧厂房等资源,引进企业及“乡创客”人才,采取“保底+分红”的模式,发展乡村休闲游。
村企共建东方嘉禾Lummo营地
打造了“土锤咖啡”、乡村会客厅、东方嘉禾Lummo营地等一批网红打卡地,带动周边蔡家坡、直峪口、下庄等8号公路沿线石井片区,发展精品民宿、研学旅游、乡村休闲游等新产业、新业态,走出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蓝田县汤峪镇
坚持连片共建
打造“高颜值 深内涵 有特色”
的美丽乡村
蓝田县汤峪镇
蓝田县汤峪镇位于西安市东南近郊,以温泉旅游而驰名,风景秀美,交通便利,是首批中国特色小镇和第四批全国美丽宜居小镇,2021年11月被确定为陕西省乡村振兴示范镇。
美丽村庄片区
蓝田县汤峪镇立足新发展阶段,以美丽乡村片区化建设为发力点,选定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塘子村为中心村,市级美丽乡村河东村、尖角村、汤石村、洪家寨村为重点村,聚焦温泉旅游核心,高质量连片打造一个51平方公里、涵盖全镇五分之一人口的美丽村庄示范片区,有力带动了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的建设。
周至县骆峪村
深耕“农文旅”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铺就共同富裕的“幸福路”
骆峪镇骆峪村全貌图
骆峪村地处秦岭北麓,主导产业以油桃、李子、苗木为主。近年来,依托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拓宽增收渠道,2022年人均收入达25342元,高于全县平均水平8615元,农民群众满意度、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
骆峪村儿童扩展基地
周至县骆峪村,抢抓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机遇,大力发展以游客服务、农事体验、亲子旅游为主的乡村旅游,不断在提升农产品质量、做亮特色品牌、挖掘本土文化、链接惠农资源等方面深耕,串联起田园生活、休闲度假、文化娱乐、农耕体验、观光采摘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业态,铺就出一条条乡村振兴“幸福路”。
灞桥区花园乡村
深刻重塑农村人居环境
灞桥区位于西安主城区东部,近年来,顺应城乡融合发展新趋势,把“花园乡村”建设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载体,积极探索城郊区域乡村建设新路径,先后有西车村被评为“省级美丽村庄”及“西安市十佳美丽村庄”,西张坡村、龙湾村、水泉子村被评为“西安市最美乡村”,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灞桥区
创新“12345”工作法
探索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新模式
近年来,灞桥区以农村集体“三资”合同清理整治为切入口,规范农村“三资”监管,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成效显著。2022年度灞桥区集体经济经营收益达到1.36亿元,分红0.4028亿元,年收益10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33个,全区实现农村集体经济收益空壳村、薄弱村双清零。
清理合同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灞桥区以合同清理整治为契机,组织村集体再次盘点了集体资产资源,策划包装项目,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截至5月底,灞桥区共收集合同2262份,审核出问题合同1790份,完成整改合同1720份,增加集体经济收入3836万元,增加合同年收益1116万元。
高陵区
坚持高标准建体系强队伍
系统集成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
自2020年9月起,高陵区作为陕西省4个试点县之一,承担全国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任务。近年来,高陵区积极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切实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让农民群众充分分享改革红利。
高陵区承担试点任务以来,以乡村振兴、农民增收为目标,牢牢把握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这条主线,以“两完善、两健全、五探索”为统领,以“问题导向、理念创新、模式创新”为驱动,推动宅基地制度更加健全、权益更有保障、利用更加有效、管理更加规范,总结出一批可复制、能推广、惠民生、利修法的制度创新成果。
阎良区
推行“1+1”党建订单责任制
建强乡村振兴“领头雁”
近年来,阎良区纵深改革探索,接续总结提升,在“三问三看三比”“开门一件事”等载体基础上,优化建立基层党组织书记“1+1”党建订单责任制(即:问题整改订单+亮点实绩订单),通过构建“点单赋责、亮单督责、评单比责、考单兑责”闭环,持续强化“头雁效应”,真正筑牢了乡村振兴的动力核心。
临潼区相桥街道神东村
创新“2345”模式
打造强村富民新样板
近年来,临潼区相桥街道神东村,积极探索实施抓党建促乡村振兴“2345”工作模式,打造强村富民新样板,对全区破除发展瓶颈、有力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实践意义,蹚出一条“党建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神东村奶牛养殖产业
通过入股合作、发包租赁等方式创收增益,村集体经济资产达到3500万元,饲养奶牛、肉牛1000头,种植葡萄、鲜桃、甜瓜等经济作物1000亩,栽植苗木花卉1000亩,建设年产量5000吨的千惠乳业羊乳加工生产线1个,初步形成了集特色农业、现代牧业、电子商务等为一体的多元经济发展格局。2022年,神东村被确定为陕西省“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示范点和陕西省乡村振兴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
高陵区
“五个红色五个示范”
全力打造红色美丽村庄的典范
红色通远生态农业体验园
通远村位于西安市高陵区通远街道辖境中部,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旧址博物馆、全省首家以干部教育培养为主题的“红色熔炉”主题展馆和通远坊烈士陵园等一系列红色资源坐落其中,红色文化底蕴深厚。
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旧址博物馆
高陵区紧扣“建强组织堡垒、挖掘红色资源、推动富民强村、引领乡村振兴”奋斗目标,积极探索“五个红色五个示范”,传承红色基因,大力发展三产服务业、乡村旅游等绿色产业,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全力打造红色美丽样板。
责任编辑:李欢颜
2024-05-23 09:29:11
2024-05-23 09:26:04
2024-05-23 09:17:23
2024-05-23 09:15:20
2024-05-23 09:13:38
2024-05-23 08:54:34
2024-05-22 16:59:36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