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的歌声 永续的精神——陕北黄土高原上的乡村振兴
是深情的想念:“羊肚子手巾儿哟,三道道蓝,咱们见个面面儿容易,哎呀拉话话儿难……”
是非凡的巨变:“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再不是旧模样,是陕北的好江南……”
是不尽的崇敬:“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嗨哟,他是人民大救星……”
……
陕北民歌,一部用老镢头镌刻在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传世巨著。它饱蘸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和气质,把陕北后生的梦想唱在了锄头和犁铧里,把陕北婆姨的情怀唱在了锅台和窗花纸上,也唱出了黄土高原上的勤劳、自信和冲天豪气。
粗犷而嘹亮的民歌,朴实而真挚的笑脸,昂扬而充沛的动力……
每每行走在陕北大地,总让人心生感慨:为何声如海,因为歌从革命老区来,歌从黄土高原来!
不屈精神:山圪崂里的呐喊
“背靠那黄河哟面朝着天,陕北的山来套着山,东山上糜子西山上谷……”
8月30日拍摄的延安市城区风光。新华社记者 邹竞一 摄
深秋的革命老区延安,天高云阔、层林尽染。忙碌的田埂上、果园里,不时能听到一声声悠扬高亢的陕北民歌。
陕北民歌,黄土高原上极富特色的艺术形式。自1938年被当时汇聚延安的文艺家们整理、研究以来,数万首民歌激扬起悠长的旋律,在中国音乐史上独树一帜。
陕北民歌也是陕北老乡敞亮性格的佐证。这些“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即兴曲调把辛酸苦涩咽进肚里,把自信乐观唱在嘴边,那苦中带乐的腔、豪中带野的味,把陕北人的豁达和热情全都表露出来。
走进延安鲁艺文化中心,耳熟能详的《南泥湾》从不远处传来。
这首由贺敬之作词、马可谱曲的陕北民歌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不仅记录了延安时期三五九旅开荒屯田、开辟军垦的光辉历程,也见证了80多年来南泥湾的一次次蝶变。
从战争年代里洋溢着革命激情的呐喊、南泥湾大生产的号子、延河边洗衣唱歌的八路军战士,到如今为群众而歌、为时代而唱,一首首陕北民歌浸润着革命老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勇毅。
曲调依旧,但生活早已翻开新篇。
8月29日,游客在陕西延安南泥湾国家湿地公园的稻田前留影。新华社记者 邹竞一 摄
如今的南泥湾,早与往日不一般:错落有致的民居、纵横交错的小路、特色鲜明的民宿酒店、成排的农业温室大棚映入眼帘。南泥湾规划馆里,电子商务、临空服务等前瞻性、多元化的产业正在加速筹谋。
“我们先后创建了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延安南泥湾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纪爱雄说,“我们南泥湾,如今已是‘示范湾’。”
从昔日的“荒山臭水黑泥潭”到“陕北的好江南”,南泥湾的发展日新月异。
有生活,就有故事,就有歌声。
新创作的《再唱南泥湾》记录下代代传承的不屈精神:“花篮的花儿香飘满山,英雄的故事流传延水河畔,再唱南泥湾,不忘苦和难……”
变的是生活,不变的是精神。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党建教研室主任王涛说:“开垦南泥湾,唤醒了沉睡的土地,不仅收获了粮食等物质产品,更播撒下南泥湾精神的种子。”
斗转星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品格早已深植这片红色沃土。
到延安市安塞区枣湾村的路并不好走,山峁连着山峁,一道弯串着另一道弯。尽管土壤贫瘠,勤劳的村民却用智慧种植出幸福的新生活。
“地面上黑白两色的滴灌管确保果蔬营养充足,温度可以智能化控制,随着田间物联网的应用,坐在家里也能‘一键种田’。”枣湾村村民邬浪程边介绍边演示,“人轻松了,收入也上涨了,一年种两茬,能收入十多万元。”
“滚滚的米酒炕头摆,酒曲曲豪迈地上来;新农村修得连成排,信天游唱红新时代……”
一曲陕北民歌,百年沧桑巨变。
长期研究陕北民歌的西安音乐学院声乐系副教授李琦说,陕北民歌里,过去“五哥放羊没有衣裳”、脚夫赶着骡子唱“走头头的骡子哟……”,如今“打起腰鼓迎吉祥”,陕北民歌里少了苦涩、多了甘甜,这是生活的欢喜、时代的变化。
奋进之声:黄土高原振兴的动力
“喜字来了我唱字开,高兴地我老汉唱起来。苹果你个红来油菜绿……”秋收时节,望着满园累累的红苹果,67岁的南沟村村民赵永东不禁唱起自己创作的陕北民歌。
9月1日,南沟村村民赵永东在果园里查看果树长势。新华社记者 邹竞一 摄
一字一句里,映照着赵永东一家的生活之变。
“种苹果一年能收入9万元,我还给别的果园剪枝、压条,现在还是村里的技术工人。”赵永东细细算着账,“我老伴现在也成了上班族,在村里的景区工作,一年能收入3万元,日子比果子甜!”
一唱一和里,映照着一个陕北农村的变迁。
陕北,黄土高原腹地。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曾将这里描述为“我在中国见到的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这是10月19日拍摄的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 摄
地处黄土高原的延安市安塞区南沟村,过去有“三难”:出行难、娶媳妇难、村干部干事难。
盘活流转土地资源、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等产业,近十年来,南沟村村民的增收渠道不断拓宽,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的4600元增长到2022年的近2万元。
在南沟村驻村帮扶10多年的镇干部张光红颇为感慨:“如今,我们南沟走上了文旅融合发展之路,车能开到山顶上,路已修到果园旁,春天能赏油菜花,初夏能尝樱桃甜,还有外国朋友在这里认养苹果树,并由衷地为我们点赞。”
有感于家乡的新貌,去年,青年民歌手曹慧萌生了为家乡唱首歌的心愿。她专门找人作词、谱曲,还拍摄了MV。新创作的民歌《延安美》里,从宝塔山到苹果园,镜头里满是延安的红色气质。
“红红的苹果满山盖,山花花烂漫天上开,羊羔羔撒欢日头晒,好日子红火人人爱……”
曹慧说:“因为生活在这里,见证着家乡的变化,所以每当唱起这首歌时,内心总是自豪的、激动的。”
唱不完的陕北民歌,道不尽的老区新貌。
延安市新城,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森林覆盖率由退耕前的33.5%提高到48.07%,漫山遍野绿浪翻滚;新沃达天然气、易站途能源科技等“瞪羚企业”纷纷落地延安……科技创新正给革命老区带来澎湃的发展动能。
从延安再向北,黄土高原上另一座城市榆林。黄河岸边,榆林佳县赤牛坬村,高亢的陕北民歌里,原生态实景演出《高高山上一头牛》拉开序幕。
以村落为舞台,用山峁窑洞做背景,将农具变成道具……100多名演员都是当地村民,他们穿着陕北地区传统服饰,手握各式各样的农具,牵着自家黄牛、骆驼,从起伏的沟峁间缓缓走来。
耕种、打夯、娶亲、纺线……一幅幅黄土高原祖辈生产生活的图景徐徐再现。
“上至九十岁,下至六七岁,在家的村民几乎都来参演,每次演出人均演出费25元,牛和骆驼也有‘演出费’。”赤牛坬村村民李延利说。
把“乡土记忆”变为“致富资源”,如今,这个黄河岸边的小山村已摇身变成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游客越来越多,李延利的面馆生意也日渐兴隆。“今年每月光面馆就有近万元收入,丈夫还在景区务工,我每天多场演出也有不少收入。”李延利说。
闲暇时,李延利最喜欢唱陕北民歌《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歌声从村子飘到黄河岸边:“黄河弯多滩险,但只要有勇气,哪怕风浪再大,也能一往无前。”
使命担当:矢志传承的精神根脉
红色的血脉流淌不息,奋斗的激情永不褪色。
8月31日,演员在陕西延安的金延安文化旅游产业园区表演红色歌舞剧《延安十三年》。新华社记者 邹竞一 摄
延安市金延安文化旅游产业园区里,一场名为《延安十三年》的实景歌舞剧震撼开演。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灯光逐渐亮起,《东方红》的歌声从延河畔飘来,簇拥的观众顺着歌声前行,沉浸在革命的红色岁月里。
晚上演出、白天开粮油店,52岁的栗德雄既圆了爱唱歌的梦想,也过上了相对富足的生活,“还要接着好好演出、好好开店,红火的日子还在后头哩!”
一首《东方红》唱出了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也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传承红色基因。
20世纪70年代,我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的乐曲响彻太空。
数十年后,延安老乡继续唱着《东方红》,多次把黄土高原上种植的苹果送上太空。
时空流转,精神代代赓续。
清晨,在《东方红》的故乡榆林佳县,佳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李建荣刚下夜班回到家,不由哼唱起这首由他太爷爷李有源创作的歌曲《东方红》。“每当唱起这首歌,心中总充满力量。”李建荣说。
2018年,外地从医多年的李建荣带着一身医术回到榆林佳县,考入县人民医院,他在为广大患者服务中感受到了人生价值。
李建荣的爱人游伟晶毕业于旅游管理专业,她选择在佳县东方红和神泉堡纪念馆当讲解员,向游客讲述太爷爷创作《东方红》的历程以及当地的红色革命故事。
红色的精神,也在童声里薪火相传。
延安杨家岭的早晨,游客接踵摩肩。11岁的“小小讲解员”贺偲彤朝着人群走去,动情地唱起《东方红》,义务为广大游客讲述革命旧址。
8月29日,延安杨家岭革命旧址的“小小讲解员”贺偲彤(左一)为游客讲解。新华社记者 邹竞一 摄
11岁的贺偲彤身着整洁的校服,系着红领巾,站在人群中落落大方、自信满满。“这种自信主要因为我肚子里装了许多革命故事,脑袋里记了许多红色历史,心里也就有了底气。”她说。
延安“小小讲解员”团队的创立可以追溯至20世纪90年代初。彼时,延安在各中小学校选拔了一批优秀学生,成立“延安精神小小讲解团”,利用节假日到各革命旧址、纪念馆义务讲解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光辉历程。
30年来,延安全市文博单位面向中小学校已累计培训“小小讲解员”7000余人,讲解观众累计超60余万人次。
不仅是《东方红》,一首首陕北新民歌里,也应和着黄土高原强劲的发展脉搏。
“红碱淖水映沙柳,云端飘来那信天游……煤气油盐织锦绣,未来斟满幸福酒,黄土高坡变绿洲……”陕北籍歌手王二妮演唱的新民歌《榆林美》里,道出了陕北地区翻天覆地的变化。
点滴变化在生活里,也在产业上。榆林市发改委副主任马宏革说,榆林因“煤”而兴、因“能”而富,近年来,当地不断推进技术创新驱动,加快布局产业转型,新能源比例大幅提升,能源结构不断焕新,低碳发展的决心和信心满满。
走进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眼见塔罐林立,管廊交错。一块块黑色的煤炭在这里经过重重“关卡”,转化成为纯净的化工原料。
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生产部副经理孙庆华说,这个煤炭分质利用制化工新材料示范项目通过延长产业链,把本用于燃烧的煤炭转化为化工材料,不仅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还能增加产品附加值,最终实现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
和着时代的主旋律,唱着滚烫的新生活,抓一把黄土撒上天,陕北民歌永世唱不完。
责任编辑:李欢颜
2024-05-23 09:29:11
2024-05-23 09:26:04
2024-05-23 09:17:23
2024-05-23 09:15:20
2024-05-23 09:13:38
2024-05-23 08:54:34
2024-05-22 16:59:36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