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杂志社公告 投稿来信

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

您的位置:首页 > 农业农村

【强信心 稳预期 助增长】推进乡村振兴 共享美好生活

  夏天的洛南县城关街道八里社区,房屋错落有致,田野生机勃勃,从空中俯瞰,好一幅和美乡村画卷(资料照片)。洛南县委宣传部供图

  2023年,陕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入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建设,启动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省上下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让脱贫成果更巩固、农民生活更富足、乡村发展更美好。

  进入腊月,乡间年味渐浓。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干净平坦的柏油村道、蒸蒸日上的富民产业、欢欢喜喜准备过大年的村民……三秦大地满目皆是宜居宜业的幸福生活场景。

  陕西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全省上下正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加快建设彰显三秦风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连日来,记者深入洛南县、泾阳县、富县进行采访,了解我省推进城乡协调发展,让农村富起来、美起来、活起来的生动实践。

  极品核桃照亮村民致富路

  “这种红仁核桃是核桃中的极品,一斤能卖到120元,现在基本上卖断货了。”1月23日10时许,在位于洛南县景村镇八一村的核桃产业基地内,商洛盛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兆斌用铁夹子夹开一个核桃,指着露出的红色果仁说。

  50岁的董兆斌是土生土长的洛南县人,长期从事核桃壳生意。一次,他在互联网上搜索核桃相关资料时,了解到美国有一种红仁核桃,营养价值高、资源奇缺、特色鲜明。经过分析,董兆斌预测这种红仁核桃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便萌生了从美国引种的想法。2015年,他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引进价值60万元的100株红仁核桃嫁接苗,并将其“落户”洛南县。

  2018年,董兆斌引进种植的红仁核桃通过了陕西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后来又取得了陕西省林业局颁发的红仁核桃苗木生产经营许可证。目前,董兆斌通过土地流转已建成5个总面积1820余亩的红仁核桃种植园,累计生产红仁核桃嫁接苗80万株,接穗20万根,在商洛市及周边地区已带动群众发展红仁核桃种植3.5万余亩。

  位于八一村的1000亩红仁核桃种植园是董兆斌最大的红仁核桃产业基地。“这种核桃树金贵着呢。这样一根枝条就能卖20元。”68岁的八一村村民畅叔良指着核桃树上的枝条告诉记者,他通过在种植基地打零工,一年能赚1万多元。

  “核桃成就了我,我也深爱着核桃。我想让更多的人通过核桃增收致富。”董兆斌说,有38位村民长期在公司上班,从事核桃壳加工和核桃仁分拣、包装等工作。除了固定员工,基地季节性用工每年有100多人。临时工人主要在种植基地从事施肥、灌溉、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控等工作。一年下来,公司支出劳务工资近200万元。

  洛南县委办公室驻八一村第一书记刘锋超告诉记者,产业兴旺是强村富民的有效途径。目前,八一村拥有有机肥厂、烟叶专业合作社、红仁核桃种植基地等经济组织。村里80余名剩余劳动力全部实现就业,人均收益超过5000元。

  一月二十三日,泾阳县王桥镇社树村的年味浓了起来。很多村民房屋的大门上都挂着红色的灯笼,一片喜庆祥和的景象。记者 张英摄

  人居环境提升改造让村子美起来

  进入腊月,泾阳县王桥镇社树村的年味渐渐浓了起来。记者站在村委会门前的广场向四周望去,一条条街道四通八达,一座座民居整齐划一。很多村民房屋的大门上都挂着红色的灯笼,就连柏油马路两旁的树上,也有灯笼点缀其间,一片喜庆祥和的景象。

  社树村南邻泾河,东临咸旬高速,关中环线绕村而过。作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社树村近年来通过人居环境整治,聚力发展民宿旅游、打造五美庭院、发展特色产业,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村子变美了,离不开全村父老乡亲的大力支持。”1月23日,社树村党支部副书记张亮告诉记者,村上定期通过义务劳动清扫卫生,在全县率先实施垃圾分类收集处理,2021年荣获省级村庄清洁行动先进村。去年,泾阳县政府投入330万元,将村子里的架空电线全部改造入地。少了乱七八糟的水泥杆子和天空中的“蜘蛛网”,社树村清爽多了,也消除了安全隐患。

  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社树村成为旅游者的向往之地,也吸引一些村民投身文旅产业。脱贫户姚长安就是其中一个。

  78岁的姚长安年轻时学得一手好厨艺,尤其擅长泾阳本地菜。起初,由于担心客源少,他并不愿意投资开办农家乐。不过,随着游客逐年变多,在村党支部的支持和鼓励下,姚长安消除了各种顾虑。2022年,一家人把自家房屋和院子稍加改造,购置了厨具、餐具、桌椅,姚长安家的农家乐热热闹闹地营业了。

  “农家乐一年就忙四五个月,能挣3万多元。”姚长安说。

  当姚长安一家人憧憬新一年的好光景时,10多公里外的泾阳县中张镇金星村村道上,村民王亚军正提着桶,将家里的垃圾倒进村上的垃圾收储箱里。

  “这条路以前是水泥路,被大车碾得坑坑洼洼,每逢下雨,基本上就走不成了。现在好了,再也不用担心下雨出行不便了。”说起村子这几年的变化,王亚军感触最深的就是,去年村里新修的柏油马路。道路两侧隐藏式的排水渠,让村民告别了雨天出行的艰难。

  户外寒气逼人,室内暖意融融。来到王亚军家,记者并没有在客厅看到取暖设备。王亚军主动将记者领到一侧的厨房里,指着墙上的壁挂锅炉说:“我们村2020年就通天然气了。现在,村民做饭、取暖、洗澡全部用天然气。告别了煤炭、柴火,村里、家里都干净整洁多了。”

  “234”工作法激发乡村自治活力

  1月24日9时许,富县茶坊街道马坊村笼罩在一片寒气中。村党支部书记吉志洁站在积雪还未融化的村委会院子里,指着洛河边的大片空地说:“这片地差不多有600亩,是去年利用铁路项目施工方运来的沙土覆盖平整出来的。再过两年,这片地就会成为高产农田。”

  90后吉志洁是一名退役军人。3年前当选马坊村党支部书记时,生性耿直、话语不多的他面临一项棘手的任务:给村民做工作,配合西延高铁富县站建设。由于涉及征地拆迁,村民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处理不公正就可能引发矛盾。

  如今,西延高铁富县站项目已进入施工阶段,马坊村各项事业蒸蒸日上,村民关系和谐融洽。探究原因,吉志洁提得最多的就是“234”工作法。

  作为群众说事、法官说法和干部联村“两说一联”工作机制的发源地,近年来,富县利用这项机制解开了一些法律难以解开的“死结”,还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能力。2022年,富县在“两说一联”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创新推广基层社会治理“234”工作法,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显著作用。

  基层社会治理“234”工作法,即:用好“两说一联”和“乱象治理”两个机制,完善“村规民约”“周碰头月研判”“红黑榜”三项制度,畅通群众“知情、诉求、办事、建议”四条渠道。

  “3年来,我们村没有发生一起上访事件,‘234’工作法发挥了重要作用。”吉志洁告诉记者,村委会严格执行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制度,及时在公示栏公开村党务、村务和账务,消除了群众疑虑,提高了干部威信。此外,该村广泛收集群众在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方面建议,进行集体研究,并将合理的予以采纳,大大增强了群众参与村上事务的“主人翁”意识。

  “洛河边上平整出来的600亩地,就是在村民的建议下实现的。”吉志洁说。

  村民送孩子到县城上幼儿园多有不便,在村上建幼儿园便被纳入2024年工作计划;每年几十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分到每个人手里显得“微不足道”,便给每位村民缴纳了农村合疗,为18周岁以上的村民缴纳了养老保险……富县鄜城街道吉子湾社区(村)也是“234”工作法的践行者,在社区党支部书记强高峰看来,只有畅通群众表达诉求、发表意见建议的通道,基层社会治理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活力。

责任编辑:李欢颜

相关阅读
俯瞰佛坪县。资料图片  位于秦岭南麓的陕西省汉中市佛坪县森林覆盖率达91.19%,境内珍稀野生动植物种类丰富,素有“大熊猫家园”“中国山茱萸之乡”&ldq

2024-05-23 09:29:11

  5月21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委书记、县总河湖长黎建军到元墩镇、漆树坝镇、阜川镇开展巡河工作,调研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农旅融合、交通道路建设等工作。县委副书记

2024-05-23 09:26:04

  方家沟村   为全面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营造干净整洁、美丽宜居的农村人居环境,近日,方家沟村开展村庄清洁活动。  方家沟村组织公益岗对主干道路进行环境美化,对

2024-05-23 09:17:23

  当前,正值“三夏”农忙时节,秸秆禁烧工作进入关键时期,为全面做好秸秆禁烧工作,防治大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陕西勉县镇川镇积极安排部署,强化镇村联动,多措并举全力推

2024-05-23 09:15:20

  近日,同沟寺镇金光村智凤采摘园的大樱桃如红宝石般沉甸甸地挂满枝头,前来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今年是这片大樱桃种植基地第三年挂果,现已进入丰果期,虽比市面售卖时间稍迟10

2024-05-23 09:13:38

  初夏时节,汉中乡间处处风光好。在汉中市宁强县汉源街道汉水源村,凉风习习,草木葱茏,白墙青瓦的院子坐落在山坡上。这个如世外桃源般的山村,已然隔绝了暑热。  5月17日,汉水

2024-05-23 08:54:34

  5月21日,安康市宁陕县住建局组织召开金融银行机构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座谈会,邮储银行、龙泉建司、豪迈公司等10余家金融银行机构银行和企业参加会议。旨在进一步激发市场消

2024-05-22 16:59:36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西北建设网是《西北建设》杂志社的新闻门户网站;《西北建设网》是由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陕西省三秦市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西北建设杂志社-西北建设 ”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交流与合作

合作:029-33567925

热线:029-33567925

-:-

  • 官方微信

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国家食品经营许可证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957-9384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33567925 举报信箱:xbjs#vip.qq.com 西北建设杂志社客服:029-33567925

关于杂志 关于网站 招聘英才 管理团队 广告合作 章程 标签云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国家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18005866号 @版权所有 西北建设杂志社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