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杂志社公告 投稿来信

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

您的位置:首页 > 农业农村

陕西渭南潼关县委书记撰文打造黄金产业“潼关样本”

  “近年来,潼关县立足县域实际,坚持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通过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全力打造黄金全产业链,走出了一条富有潼关特色的黄金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是做好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要求。按照陕西省提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经济、数字经济”四个经济,近年来,潼关县立足县域实际,坚持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通过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全力打造黄金全产业链,走出了一条富有潼关特色的黄金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先后荣获“全国第三产金大县”“华夏金城”“中国黄金十强县”等诸多荣誉。
  坚持问题导向
  树牢黄金产业“有解思维”

  黄金产业为潼关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经过多年的粗放式发展,目前面临资源短缺、可持续发展等难题。
  一是产业链较短,上下游延伸不足。潼关黄金产业仅涉及“采、选、冶”环节,且主要以精金粉加工和冶炼为主,在黄金精炼、金饰品加工、品牌销售方面仍比较薄弱。
  二是先进技术应用不足,人才资源匮乏。黄金产业科技支撑和综合研究能力严重不足,没有建立起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矿山企业人才引进优惠政策,难以引进高技术人才。
  三是整装勘查滞后,找矿突破受制约。潼关中深部勘查相对滞后,500米以下中深部探矿工程虽在局部有所突破,但不能对成矿构造整体显现。同时,受资金投入制约,未能取得突破性成果。
  四是安全环保压力大,遗留问题突出。按照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有关要求,部分处于自然保护区内的矿山必须进行有序退出,一些技术装备落后的矿山要减产或关停整改。
  同时,早期黄金采空区成为矿产开发的重大安全隐患和安全环保工作的整治难点。
  找准发展定位
  树牢转型升级“系统思维”

  为破解当前黄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素制约问题,潼关县聚焦问题短板、找准发展定位、理清发展思路,着力构建安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黄金产业体系。
  一是聚焦工业倍增,建设现代化黄金企业。围绕实施“工业倍增”计划,编制《潼关县黄金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提高现代黄金企业竞争力。
  积极推进探矿增储。邀请黄金企业、科研院所召开座谈会、专家论证会,研究破解困扰小秦岭中深部勘查技术难题,推进中深部探矿研究取得新进展。
  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充分发挥中金冶炼、聚泰、中陕核等创新型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落户园区,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目前,中陕核氧化钼生产线扩能项目正在加快实施;实施黄金精选冶技术提升项目4个,黄金难选冶技术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成立黄金交易中心。扎实推进工业倍增计划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组建潼关县精矿粉现货交易服务中心,推动黄金产业向黄金深加工、非标黄金贸易、金融物流文旅等多业态融合发展。2023年,全县累计生产黄金6831千克,实现产值32.95亿元。
  二是聚焦生态治理,建设高标准绿色矿山。加快推动绿色矿山建设,是黄金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依法依规办矿。贯彻执行《陕西省秦岭保护条例》,严格遵守《矿产资源法》等法律法规合法经营,认真执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等,新建矿山须按照绿色矿山标准进行建设。
  坚持系统治理。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战略位置,实行“一把手工程推进、一张蓝图指引、一个理念共识、一抓到底促落实”工作机制;规范矿产开发秩序,提高黄金资源利用效率,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变废为宝,持续补链,实现产业链闭环。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协调联动机制,持续加大对毁林挖坡、滥采滥伐等行为的打击力度。实施“数字秦岭”“智慧矿山”工程,全县各峪道、各矿山实现数字监控全覆盖。
  推进绿色矿山。制定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工作规则》《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网格化管理制度实施意见》等30余项长效管理办法,按照《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企业因地制宜,采取清渣、覆土、植树、警示等治理措施,累计治理恢复面积43.615公顷,矿区绿化率达100%;累计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3.8万亩,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连续多年保持“双增长”。
  三是聚焦“潼金”品牌,建设西部黄金集散地。大力发展黄金深加工,加快黄金营销、黄金旅游等下游产业发展。
  开辟网络营销渠道。依托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开辟潼关黄金网络直销通道,定期举办金银珠宝展销会、订货会、黄金论坛。
  丰富黄金消费模式。建立潼关金银饰品追踪体系,向深圳、珠海等先进珠宝设计团队借智借力,委托生产中高端、个性化、特色化金银首饰,弥补设计与加工短板,使潼关黄金更加具有品牌效应。
  推动黄金旅游融合发展。依托陕西潼关小秦岭国家矿山公园、黄金文化体验馆、黄金珠宝首饰城等项目,积极推进黄金探秘游、工业游、销售游,叫响“华夏金城”品牌;依托大华山景区与潼关古城联动效应,与省市旅游公司合作开辟“潼关首饰购”专线,打响“买黄金·来潼关”品牌。
  四是聚焦科技赋能,深挖黄金价值潜力。以科技创新为重点,积极融入“秦创原”科技创新平台,加强科技联合,深挖县域黄金产业发展潜力。
  加大科技赋能力度。加强黄金企业与高等院校的技术合作,组建科技研发中心;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对过去利用较少的元素如银、铜、铁及硫化物等物质的提取加工,增加生产过程的附加值。
  加强矿山资源有序利用。成立县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科研中心,借助西安“秦创原”平台,加强与西安交通大学、长安大学等高校联系,借力科研院所技术优势,攻关尾矿利用重大科研项目,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探索尾矿资源工业化发展。建立尾矿综合利用中试基地,开发具有高附加值系列新产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可供产业应用技术成果;打造尾矿综合利用研学平台,培养全方位、创新型人才队伍;引进尾矿综合利用成熟企业,以黄金尾矿为全集料,制备绿色环保系列建筑材料产品,建成后全县尾矿资源可全部实现变废为宝。
  实现“三个转变”
  突出现代经济“创新思维”

  以重塑新型“华夏金城”为目标,潼关县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三个转变”。
  一是黄金产业实现由单一型矿山开采向全产业链转变。黄金产业实现由单一型矿山开采向全产业链转变,体现的是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的深刻转变。潼关县以促进黄金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大力推进黄金精炼工艺、技术升级改造、尾矿循环利用、首饰贸易提升等项目,目前已初步形成以黄金勘探、开采、选冶、加工、贸易为一体的黄金全产业链条。黄金产业作为县域经济支柱产业,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二是黄金产业实现由传统矿业向绿色生态矿业的转变。黄金产业实现由传统矿业向绿色生态矿山的转变,体现的是生态理念和价值观念的深刻转变。潼关县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从政策、环保、生态等方面加大矿山生态保护修复力度,针对废弃矿山突出问题,科学有序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先后实施了矿山生态修复、重金属污染治理、无主尾矿库治理、金矿区地质环境治理等工程,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三是黄金产业实现由重点整治向系统治理创新的转变。黄金产业实现由重点整治向系统治理创新的转变,体现的是创新发展和技术更新的深刻转变。潼关县全面落实《秦岭保护条例》,建立政府引导、部门协作、企业主建、社会监督的绿色矿山建设工作体系,经过系统治理,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安全生产混乱状况得到彻底治理,事故基本杜绝,连续多年无重大矿山安全事故。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
  “水来了!水来了!”7月18日上午,陕西省宁陕县城关镇幸福社区群众看到送水车缓缓驶来,家家户户提着水桶,准备接取生活用水。  据了解,连日来,宁陕县出现强降雨天气,

2024-07-19 22:55:11

  “近年来,潼关县立足县域实际,坚持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通过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全力打造黄金全产业链,走出了一条富有潼关特色的黄金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4-07-19 22:48:23

  7月19日,商洛市柞水县连续遭遇强降雨天气,下梁镇沙坪社区辖区内的三条河流的河堤(乾佑河、王家河、茨沟河)不同程度被洪水冲毁,截至19日下午5时,沙坪社区辖区内道路、河道冲毁

2024-07-19 22:34:13

  7月19日,甘泉县召开农村和社区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认真贯彻落实全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推进会会议精神,全面总结全县上半年农村和社区党建工作开展情况,分析当前工作形势,

2024-07-19 22:32:47

  2023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镇川镇牢固树立平安建设“万无一失、一失万无”的政治意识,有效防范化解了各类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保障了镇域社会稳定和经

2024-07-19 22:30:46

  为提高水旱灾害防御应对反应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近日,勉县水利局与中国联通签订了“预警叫应叫醒”合作协议,建立“一键式”叫应叫醒机制,确

2024-07-19 22:27:49

  7月17日,因上游洪峰过境和县内局部暴雨双重影响,境内国道G244多处塌方、中断,多处基础设施损毁,大量农作物被淹,8个镇(街道)不同程度受灾……在应急指挥中心、防汛

2024-07-19 22:26:09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西北建设网是《西北建设》杂志社的新闻门户网站;《西北建设网》是由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陕西省三秦市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西北建设杂志社-西北建设 ”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交流与合作

合作:029-33567925

热线:029-33567925

-:-

  • 官方微信

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国家食品经营许可证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957-9384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33567925 举报信箱:xbjs#vip.qq.com 西北建设杂志社客服:029-33567925

关于杂志 关于网站 招聘英才 管理团队 广告合作 章程 标签云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国家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18005866号 @版权所有 西北建设杂志社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