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氧吧康养小镇——陕西汉中佛坪县西岔河
人间锦绣问秦岭,一川碧水一重山。在“中国熊猫第一县”佛坪县静卧着一座生态颐养之地,这就是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西岔河镇。西岔镇地处秦岭南坡腹地,位于佛坪县城南,距县城7公里。境内海拔909-1864米,相对高差955米,属亚热带山地暖温湿润性季风气候;总面积99平方公里,有耕地1776亩、林地12万亩,森林覆盖率91.19%以上;辖6个行政村、33个村民小组、1224户3846人,有党支部7个、党员225名。自开展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工作开展以来,西岔河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坚持党建引领、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乡村建设升级版,奋力谱写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推进项目建设激活发展动能
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意识,始终牵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严格落实“五个季度抓项目”工作机制,成立项目建设工作专班,实行“项目+支部+专班+机制”模式抓落实、推进度。精心组织招商活动,成功举办第二届西岔河镇网红小镇“6·18”主题活动,康养美镇西岔河对外影响力不断扩大,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格局。全镇计划实施项目18个,总投资1.57亿元,目前已完工13个,完成投资1.48亿元。
做强特色产业促进富民强村
坚持以强带弱、抱团发展,成立党建产业联合体,组建特色产业党小组,形成以银厂沟村“精品民宿”、耖家庄村“智慧农业”、三教殿村“农产品加工”为主的产业链,打造贝壳山居、小红书苑、花筑·秦岭佛坪宿集等精品民宿10处,培育爱尚菇粮、绿叶仙棕等品牌企业3家,发展食用菌100万袋,种植天麻、猪苓4万平方米,养殖家禽16100只、生猪3387头、梅花鹿80只、中蜂1280箱。
提升人居环境共建和美乡村
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用勤劳双手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活动,组织全镇35岁以下年轻干部成立创意小组,协助各村制定任务清单,指导群众打造美丽庭院,每月打造一个景观节点、创建一户示范样板,营造出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浓厚氛围。按照“一户一策、一院一景”总体思路,为每户示范户制定改造任务清单,明确包抓责任人,鼓励村民把小花园、小菜园、农耕摆件等镶嵌在农家小院的房前屋后,让“小庭院”颜值“大提升”。
坚持党建引领共创美好生活
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大力实施农村党员干部“三培三优三提升”工程,建立“创业能人返村、致富能手领村、公开选拔强村、县镇干部帮村”四项强村机制。大力推行机关干部“周一谈思路、周五亮成效、领导点差距”工作机制,采取“现场观摩+素能测试+现场质询”相结合的方式,每季度举办村干部擂台比武,搭建干部学习交流平台。在全省率先创新设立“党建+”直播间,建立全市首家数字专家工作站,通过“党建+”直播间开展党员教育培训、人才培育、云党课、云招商,数字赋能乡村振兴。
弘扬优秀文化培树文明乡风
坚持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载体,为乡村文化植入丰富内涵,不断健全公共文化体系,提升文化“软实力”,推进镇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广泛发掘本土文化和历史底蕴,建立西岔河镇非遗技艺传承人、民间手工艺人名录,着力发扬佛坪竹编、神仙豆腐制作技艺等非遗文化。制定“用勤劳双手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奖补机制,组建文明新风评议委员会,开展美德美育活动,评选“好婆婆”“好媳妇”“十星级文明户”“十大孝子”,用好“一约一团五会”、道德讲堂、爱心超市,表彰先进、激励后进,推动移风易俗,激发群众活力。
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创建既是荣誉也是责任,西岔河镇将紧盯目标任务,以楷模质量和楷模速度完成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创建工作,把西岔河镇建设得更加美丽,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工作作出贡献、打造样板!

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意识,始终牵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严格落实“五个季度抓项目”工作机制,成立项目建设工作专班,实行“项目+支部+专班+机制”模式抓落实、推进度。精心组织招商活动,成功举办第二届西岔河镇网红小镇“6·18”主题活动,康养美镇西岔河对外影响力不断扩大,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格局。全镇计划实施项目18个,总投资1.57亿元,目前已完工13个,完成投资1.48亿元。

坚持以强带弱、抱团发展,成立党建产业联合体,组建特色产业党小组,形成以银厂沟村“精品民宿”、耖家庄村“智慧农业”、三教殿村“农产品加工”为主的产业链,打造贝壳山居、小红书苑、花筑·秦岭佛坪宿集等精品民宿10处,培育爱尚菇粮、绿叶仙棕等品牌企业3家,发展食用菌100万袋,种植天麻、猪苓4万平方米,养殖家禽16100只、生猪3387头、梅花鹿80只、中蜂1280箱。

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用勤劳双手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活动,组织全镇35岁以下年轻干部成立创意小组,协助各村制定任务清单,指导群众打造美丽庭院,每月打造一个景观节点、创建一户示范样板,营造出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浓厚氛围。按照“一户一策、一院一景”总体思路,为每户示范户制定改造任务清单,明确包抓责任人,鼓励村民把小花园、小菜园、农耕摆件等镶嵌在农家小院的房前屋后,让“小庭院”颜值“大提升”。

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大力实施农村党员干部“三培三优三提升”工程,建立“创业能人返村、致富能手领村、公开选拔强村、县镇干部帮村”四项强村机制。大力推行机关干部“周一谈思路、周五亮成效、领导点差距”工作机制,采取“现场观摩+素能测试+现场质询”相结合的方式,每季度举办村干部擂台比武,搭建干部学习交流平台。在全省率先创新设立“党建+”直播间,建立全市首家数字专家工作站,通过“党建+”直播间开展党员教育培训、人才培育、云党课、云招商,数字赋能乡村振兴。

坚持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载体,为乡村文化植入丰富内涵,不断健全公共文化体系,提升文化“软实力”,推进镇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广泛发掘本土文化和历史底蕴,建立西岔河镇非遗技艺传承人、民间手工艺人名录,着力发扬佛坪竹编、神仙豆腐制作技艺等非遗文化。制定“用勤劳双手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奖补机制,组建文明新风评议委员会,开展美德美育活动,评选“好婆婆”“好媳妇”“十星级文明户”“十大孝子”,用好“一约一团五会”、道德讲堂、爱心超市,表彰先进、激励后进,推动移风易俗,激发群众活力。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
汉中市生态环境局洋县分局为扎实做好夏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严格按照省、市工作要求,采取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相结合、定点值守与机动巡查相结合、宣传引导与督查问责相结合
2024-05-23 09:35:00
近日,生态环境部等9部委联合公布了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名单,全国39个城市纳入试点范围。陕西省铜川市、商洛市、西咸新区入选国家深化气候适应型试点城市。
商
2024-05-23 09:25:15
初夏的秦岭翠华山云海缭绕,格外美丽。 记者 袁景智摄 五月二十二日,全英汇(右一)、冯伟(橘色衣服)和王硕在分析遥感监测图像。 记者 郭诗梦摄 今年5月,陕西省林业局
2024-05-23 08:43:15
5月20日,安康市生态环境局紫阳分局举办了第5期“环保讲堂”,旨在强化全体干部对生态环保业务知识的掌握了解,锻炼干部成长为工作上的“多面手”。
2024-05-22 11:41:38
近日,安康市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安康市2024年臭氧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明确了2024年臭氧污染防治工作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
2024-05-22 11:36:14
在法治的阳光下,安康市生态环境局旬阳分局积极响应号召,以《民法典》为指引,精心策划并实施了系列培训及宣传活动,以法治力量助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
党组领
2024-05-22 11:35:54
5月21日,陕西省河湖长制林长制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陕西省委书记赵一德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
2024-05-22 08:29:42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