缚黄沙 植青绿
近年来,陕西有力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推动“沙”实现由进到退、“山”实现由黄到绿、“水”实现由浊到清、“人”实现由贫到富的巨大转变。
陕西延安南泥湾国家湿地公园建成黄土高原上的“生态绿洲”。它是陕北地区首个通过验收的国家级湿地公园。
对于延安市宜川县云岩镇孟家塬村的果农张天军而言,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果色好、口感佳,销售不愁。”张天军逢人就夸自家的秦脆苹果。今年,他家的苹果已经销售一空,产量在3万公斤左右,按照1公斤10元的客商收购价,总收入约30万元。
“壶口瀑布和苹果是我们宜川的两大招牌。这几年,生态环境好了,树多了,黄河水清了,苹果质量越来越好,不愁卖!”张天军说。
这些变化的背后是全省荒漠化综合防治的巨大成果。
近年来,陕西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防沙治沙和“三北”防护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决策部署,有力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推动“沙”实现由进到退、“山”实现由黄到绿、“水”实现由浊到清、“人”实现由贫到富的巨大转变,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提供坚实生态支撑。
■ 以“绿”为屏障 寸土不让
采访中,记者多次询问,什么是荒漠化?有人说,荒漠化是今天还在的路,刮了一阵风,这条路就被一座‘飘’过来的沙丘埋了;有人说,是洗碗用沙子洗,家里一份水要分成几份用;有人说,是一出门风扯锯地吹,走几百米,就要从鼻孔里掏沙子……
榆林市城北的红山上,坐落着“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11月7日,登上镇北台,67岁的榆林市长城学会会长段云飞感慨万分:“过去的镇北台可不是现在这样子!”
在段云飞的记忆中,年少时站在高处,只能看到无尽的黄沙,镇北台被掩在层层黄沙中,春秋两季更是难以窥得一角。
榆林长城沿线的北面,是毛乌素沙地。曾经,毛乌素沙地携卷着滚滚黄沙,从城外到城内,不断侵袭,所经之地,四望黄沙,不产五谷。
“榆林不能让黄沙再进一步!”抱着这样的信念,青年时期的段云飞和众多同伴一起,开始在镇北台周围植树造林。
如今,30多年过去了,段云飞种的树早已融入镇北台周边的林海中。6万亩樟子松等常绿树木组成的主要“方阵”拱卫着镇北台。
榆林市林业局数据显示,仅在20世纪80年代,榆林就有44万户农民承包黄沙地900多万亩,涌现出不少千亩、万亩个人造林治沙大户。
南治土、北治沙、全域治水。经过坚持不懈的综合治理,目前,榆林林木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0.9%提高到如今的36%,实现了生态环境由“整体恶化”向“整体好转、局部良性循环”的历史性转变。在沙漠上建设森林城市,这个过去让人不敢想的事,如今在榆林成为现实。
■ 高原披绿 黄河水清
层层梯田盘山头,一库碧水映青山。
“泥不下山、填饱肚子,曾是我们所有高西沟人的愿望。”米脂县银州街道高西沟村党支部书记姜良彪说,他一辈子住在这里,见证了高西沟从穷山沟变成“陕北小江南”,再到如今阔步迈向“绿富美”的全过程。
今年68岁的村民高治周记得,十几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自己却总是饿着肚子,“大人们说,只要山上有树了,就有口粮了。我恨不得把树栽满,好让我吃饱肚子。”
为求生存,高西沟人上山植绿固土、整修农田、治坡打坝。
“如今,黄河里没有咱高西沟的泥!”姜良彪骄傲地说。响应党的号召,高西沟人在山上缓坡修梯田,在沟里建淤地坝,在荒坡陡处搞绿化,让40座秃山、21条干沟重现生机。寒来暑往,如今的高西沟处处是美景:蓝天白云下,梯田层层环绕,油松郁郁葱葱,梨园硕果累累。全村荒山治理程度达78%、林草覆盖率为70%,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
饥饿的记忆已远去,高西沟人仍坚持给黄土黄沙披绿,每年新发展的党员至少要栽100棵树苗。姜良彪说:“党的二十大以来,我们‘斗’沙更有积极性、更有信心了。在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中,我们将继续巩固生态治理成果,让山更绿、让母亲河水更清。”
“不让泥沙入黄河”不仅是高西沟村的承诺,也成为越来越多黄河沿岸地区人们的自觉行动。
黄河污染表象在水里、问题在流域、根子在岸上。为了让黄河水变得更清,全省围绕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基础设施提升等方面谋划储备了一批重点项目。
今年以来,我省争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向2023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2.12亿元,安排24.81亿元资金重点支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沿黄防护林提质增效、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专项奖补等。同时,我省科学组织实施“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等工程,完成营造林194.12万亩,治理沙化土地71.9万亩;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1019.44平方公里,除险加固371座病险淤地坝;开展秦岭区域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清零行动”,实施32个黄河流域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秦岭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片区加快建设。
如今,曾经的水土流失重灾区已经被绿水青山层层环抱,黄河输沙量大幅度减少,蓄水保土能力显著增强。全省860万亩流动沙地得到固定半固定,陕西入黄泥沙量年均从8.3亿吨减少到2.68亿吨。
■ 产业开花 点绿成金
“大小、重量、色泽、香气都有具体的标准,盒马鲜生甚至要求我们在摘杏的时候留一截树枝!”今年6月,清涧县石咀驿镇牛家沟村果农刘润祥完成了与盒马鲜生的第一笔交易。卖红梅杏这么多年,这是他头一次听到这么具体、繁杂的标准。
原来,去年,清涧县人民政府与盒马鲜生签订了1亿元的购销合同。红梅杏、黑毛土猪、红枣汁、大棚蔬菜等10多款清涧特产陆续在盒马鲜生上架。
高标准带来的是高附加值。这些被精挑细选的红梅杏在盒马鲜生按个卖,地头收购价在每公斤12元左右,品质好的甚至可以卖到16元。仅此一项,牛家沟村村民人均年收入由之前的7000元增长到1.1万元。“清涧红梅杏”的名气也因此越来越大。
清涧县地处榆林南端,属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东部地区临黄河,海拔800米以下的黄土被全部侵蚀,西部地区黄土层厚,地面破碎,流水和重力侵蚀严重。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人,年年辛苦种庄稼,收成却很差。“那会儿,家家耕地,却都耕不好地,产量很低。”刘润祥说。
20世纪90年代,为了遏制黄沙、恢复生态,陕北大面积退耕还林。在当地政府扶持带动下,不少农户有了产业眼光,将荒山植绿与产业发展对接。在生态的持续改善及黄河水的滋润下,当地“养出”了个大饱满、色泽鲜艳的好果子。
一批批客商来到清涧县,带来的不仅是群众卖杏收入的增加。因为客商的存在,当地还催生了“经纪人”。
“经纪人”的作用是为客商找货。客商需求量大,一天往往需要收购上千公斤的杏,“经纪人”为他们安排妥当;外地客商有住宿、饮食需求,村民就把闲置的窑洞出租给他们,还揽下做饭的活,一顿饭能赚10元左右;杏的采收需要劳动力,采摘工作一般从每天4时持续到10时左右,一个青壮年一天可以收入200元;对年龄大的村民来说,分拣红梅杏也是一份工作,一小时可以收入15元……一颗小杏子,如今已成为清涧县农业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
放眼三秦大地,用“绿色钥匙”打开致富之门的例子不胜枚举。
安康市全力发展山林经济、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富硒产业连年保持高速增长;汉中市获得“2022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优秀城市”称号。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美了家园,富了百姓。2022年,我省改造核桃、红枣、花椒、板栗等特色经济林112万亩,人工繁育林麝9300只,人工养殖林麝规模、冬枣产量全国第一,花椒、核桃种植面积全国第二。
秦岭绿浓、黄河水清。从黄沙飞舞到绿波荡漾,从荒山秃梁到层峦叠翠,三秦大地上,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责任编辑:佚名
2024-05-23 09:35:00
2024-05-23 09:25:15
2024-05-23 08:43:15
2024-05-22 11:41:38
2024-05-22 11:36:14
2024-05-22 11:35:54
2024-05-22 08:29:42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