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杂志社公告 投稿来信

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

您的位置:首页 > 生态林业

陕西汉中:实践”两山”论,生态与经济双赢

  在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各地践行绿色发展的根本遵循。

  陕西汉中,这座位于秦巴山区之间的城市,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探索“两山论”的实践路径,在生态保护与产业转型发展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汉中地处秦岭巴山之间,长江最大支流汉江穿境而过,森林覆盖率高达63.9% ,拥有各类自然保护地37处,野生植物2942种,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地。这里山清水秀,四季分明,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更为汉中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汉中市汉台区守护着201.62平方公里的秦岭保护区,登高远望,云雾缭绕间层林尽染,一幅生态画卷徐徐展开。汉台区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探索出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共进的特色发展之路。

  汉中市实施60个水生态保护修复和水网建设项目,强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系统性保护,汉江、嘉陵江出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标准以上,全市优良水体率达100%。同时,统筹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硫铁矿整治和尾矿库治理。

  制定出台《汉中市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性保护的实施意见》《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项划》《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统筹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留坝县在全省率先完成覆盖全县的生物多样性调查,朱鹮、秦岭石蝴蝶珍稀濒危物种保护、佛坪县秦岭大熊猫保护等3个案例入选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优秀案例。

  生态保护红线管控

  将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地等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实行严格监督。持续开展“绿盾”专项执法行动,加强对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环境保护和问题排查,完成宁强汉水源国家湿地公园、汉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等43个遥感监测疑似线索点位现场核查,发现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

  将588家企业纳入环境风险源清单并实行分级管理,实施汉江、嘉陵江流域“一河一策一图”环境应急响应方案,开展应急响应方案实践应用培训,提高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响应能力,突发环境事故连续三年“零记录”。

  绿色农业产业兴旺

  在汉台区河东店镇褒河蜜橘苑,凭借秦岭南坡独特的小气候和优越的生态环境,这里已成为我国柑橘种植的北缘黄金产区。以5000亩核心柑橘区为引领,辐射带动周边发展水果种植近2万亩,实现户均年增收3万余元。并且建立了从种植到销售的全程质量追溯体系,推广有机种植、生物防治等生态技术,保障农产品品质的同时守护秦岭生态系统完整性。

  在宁强县玉皇观茶文化茶园依山而建,林木掩映,其“茶旅融合”模式入选全国30座最美茶园之一,被国家农业农村部认证为“有机茶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通过茶业种植与旅游观光的有机结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既保护生态环境又带动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焕发新生

  汉台区昔日的褒斜古道如今焕发新生,成为生态旅游的热门线路。石门国家水利风景区以水生态修复为基础,深度融合栈道文化,打造出独具特色的生态文旅品牌,先后荣获“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等称号。

  留坝县在全省率先成立县、镇两山公司,以“绿水青山”为基础,以“转化增值”为核心,坚持用生态化理念发展产业,用产业化方式建设生态,通过“两化”深度融合,促进“两山”高效转化。该县还创新开展“购米(参)包地·唤醒沉睡土地”活动,盘活闲置资产,促进生产方式转变,带动农户增收和村集体经济发展。此外,留坝县还打造了“中国栈道渔村”品牌,实现昔日“荒滩”变“金滩”。

  佛坪县被誉为“中国大熊猫第一县”,境内生活着130多只野生大熊猫。当地通过打造熊猫IP,发展生态旅游,2024年以来,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5.67%和41.42%,生态旅游正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汉中市大力发展生态康养等产业,同时积极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实施电竞超算云等90个数字产业项目,加快打造数字经济产业园,积极发展直播电商、客服外包、大模型研发应用、电竞、短视频等产业。2025年一季度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产值增长8.3%。

  生态示范创建与长效机制构建

  汉中市7个县区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3个县被命名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生态示范创建数全省第一。汉台区成功创建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精心培育美丽花果、山水吴庄等7个农文旅融合示范点,串联形成3条精品观光线路。

  汉中市围绕“绿色循环、汉风古韵”定位,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大力推进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构建起秦岭生态保护长效机制。重点培育14条绿色产业链,加大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的技术创新。

  汉中在践行“两山论”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但绿色发展永远在路上。未来,汉中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持续加强生态保护,深化产业转型,推动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发展胜势加速转化。在生态保护方面,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在产业发展方面,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培育更多绿色产业新业态,推动绿色农业、生态旅游、绿色工业等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同时,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提高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良好氛围。相信在“两山论”的指引下,汉中必将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生动范例,让天汉大地的绿水青山永远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最美底色。

责任编辑:李欢颜

相关阅读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5月27日,咸阳市生态环境局乾县分局充分发挥“咸阳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宣讲团”作用,走

2025-05-28 17:12:14

  为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增强全民生态环保法治意识,在六五环境日来临之际,咸阳市生态环境局乾县分局扎实开展生态环境法规宣传“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进

2025-05-28 17:07:01

  为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近期,咸阳市生态环境局乾县分局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干部先后走进渭北根据地烈士纪念碑、陵前镇大寨党史学习教

2025-05-23 14:30:15

  为进一步强化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近日,咸阳市生态环境局乾县分局全面开展2025年核与辐射安全专项执法检查,对辖区内核技术利用单位进

2025-05-23 14:29:21

  自1981年全球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在洋县被发现后,当地为保护朱鹮,禁止在朱鹮保护区内使用化肥农药、开矿办厂等,这一系列严格的保护举措虽曾使村民农作物减产、地方财政收入

2025-05-23 08:51:09

  在秦岭巴山的环抱之中,汉江水悠悠流淌,滋养着一座充满故事的小城——勉县。  这里,不仅是汉家文明的摇篮,更是三国文化的核心承载地,每一寸土地都诉说着往昔的辉

2025-05-23 08:45:14

  在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各地践行绿色发展的根本遵循。  陕西汉中,这座位于秦巴

2025-05-23 08:40:10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西北建设网是《西北建设》杂志社的新闻门户网站;《西北建设网》是由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陕西省三秦市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西北建设杂志社-西北建设 ”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交流与合作

合作:029-33567925

热线:029-33567925

-:-

  • 官方微信

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国家食品经营许可证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957-9384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33567925 举报信箱:xbjs#vip.qq.com 西北建设杂志社客服:029-33567925

关于杂志 关于网站 招聘英才 管理团队 广告合作 章程 标签云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国家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18005866号 @版权所有 西北建设杂志社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