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杂志社公告 投稿来信

国际华文媒体与记者联盟发起单位

您的位置:首页 > 建设管理

秦创原、西安“双中心” 科创赋能推动陕西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从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三项改革”、到西安“双中心”建设,陕西以科技创新赋能,推动产业创新,从而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推动陕西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跑出加速度

  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蓄势赋能”

  陕西着眼全国发展大局,立足自身实际,推动创新资源形成有效供给,将科技创新跑出加速度,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蓄势赋能”。

  《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已经于近期发布,该计划将“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重点任务。力争到2026年,全省新增5条千亿级重点产业链,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每年增长8%以上。

  在新一轮的《计划》中,秦创原被赋予了新内涵。陕西省科技厅副厅长王军在发布会上称,新三年行动计划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色:更加强调“新质”,更加强调“改革”,更加强调“协同”,更加强调“生态”。

  此外,在3月底,《陕西省高水平推进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加快新质生产力实施方案》正式出台,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重点优势领域,制定“路线图”,并根据陕西10市1区的优势和资源,为其指明了产业创新集群建设的重点方向。还明确提出了发展目标,到2025年,培育壮大10个以上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百亿元级产业创新集群;到2035年,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千亿元级产业创新集群。

  西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铭钟在接受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以教育、科技、人才为动能,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和西安“双中心”为依托,在10市1区建设打造科技创新走廊,形成势能,实现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一定要抓好科技这个“牛鼻子”,促进科学技术成果“上新”。一是要有清晰稳定的战略规划,这是前提和保障;二是以秦创原为孵化器,发挥强引擎作用,聚集创新因子,打造科技创新高地;三是要补链强链,形成比较完善和优质的创新链、价值链、产业链、人才链、数据链、金融链支撑;四是抢位战略性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未来产业。

  “三项改革”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本质上就是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的问题。”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李言荣今年3月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认为,“陕西以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为切入点,撬动了科技人员进行成果转化的内生动力,解除了科技人员的后顾之忧,形成了小切口、大突破的效应。”

  所谓“三项改革”,是指陕西省自2022年以来实施的深化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推广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试点经验实施方案,主要针对科技人员面对成果转化“不敢转、不想转、没钱转”的问题,推出了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制度、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科研成果转化3个方面的改革举措。

  就在2022年9月底,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给予表扬的通报》,对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中发现的60项典型经验做法给予通报表扬,其中陕西省“推进‘三项改革’试点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典型经验做法获得通报表扬。

  李言荣在接受央视采访时以西工大为例“现身说法”:“三项改革”实施以来,学校已将200多项知识产权评估纳入改革,获得成果转化收益24.36亿元;一批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得以及时转化,一批成果转化企业成长为行业领军企业,助力打造了更多“国之重器”。同时,学校发展得到有力支持,教师和人才待遇得到改善。

  据悉,新修订的《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把“三项改革”上升为地方性法规的重要内容,形成了源于陕西实际、能够复制推广、获得广泛认可的创新举措。

  陕西出台“三项改革”政策2.0版,将政策适用范围拓展至公益一类科研院所;探索设立横向结余经费“资金池”“先使用、后付费”“先投后股”等新模式;举办重点高校院所专场路演,开展“三项改革”路演地市行,建立路演项目“一对一”跟踪服务体系,采取“以演代评”方式给予项目支持,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张铭钟认为,通过“三项改革”构建信息网络、加大推广应用,培育转化生态,特别是提供科技成果评估、技术可行性分析、商业评价等服务,一是激活科研人力资源,带着“点子”来研发孵化;二是激活成果由“实验室”到“生产线”,带着成果来转移转化;三是优选前景好、战略性强的转化成果,找好“婆家”,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进而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形成合力

  推动陕西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最终要落在新产业生成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上。而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形成合力,将支撑陕西新质生产力发展。

  近年来,陕西加快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以“三项改革”放大秦创原效能、西安“双中心”建设、制定科技型企业倍增计划、实施“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大工程、出台创新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三个梯度的培育体系……一系列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培育科技型企业的合力,也让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形成合力,最终实现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量质”双升。

  只有让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更好协同起来,让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更好对握起来,才更有利于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

  张铭钟表示,政府牵线搭台,企业和科技人员联姻研发攻关,金融或投资机构支撑,科学评估产业前景、风险、收益,政策做到精准服务,企业做到产业落地转化,科技人员获得成果创新,金融机构做到资金保障,聚集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科学布局产业,坚持产学研用协同和成果转化应用,构建产业群,打造产业圈,才能形成具有区域或国内竞争力的产业优势。

  陕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成荣认为,从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三项改革”,到西安“双中心”建设,再到今年来一系列促进科技创新的措施,都是为了在各个产业形成各自禀赋的新质生产力,从而培育新产业、催生新模式、形成新动能,最终推动陕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西北建设杂志社讯 为科普城市绿化植物基础知识,丰富城区园林绿化内涵,今年3月19日到5月30日期间,咸阳市城市绿化管理处对城区管辖范围内的公园、广场、绿地园路周围633

2025-06-09 15:27:35

  端午佳节,安康水西门音乐喷泉正式与市民游客见面,以极具创意的艺术表达与科技呈现,为城市增添一处全新文化地标,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往观赏体验,奏响光影水舞的城市新乐章。

2025-06-03 14:00:54

5月30日上午,雨中的咸阳街头绿意盎然,一场聚焦“匠心”与“精细”的观摩学习活动火热进行。咸阳市城市绿化管理处相关科室负责人、各社会化养护单

2025-05-30 12:08:35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工作要求,切实提升全员安全意识与应急处置能力。5月22日下午,咸阳市城市绿化管理处组织开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专题培训

2025-05-23 15:56:18

近年来,延安市宝塔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载体,组织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通过文艺宣讲、示范引领、积分激励等创新形式,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垃圾分类文明实践活动,推

2025-05-23 14:51:51

  核心提示:当“停车难”成为都市生活的“紧箍咒”,当“车位荒”成为市民出行的“心头刺”,江西上饶却用一场“智慧革命&rdqu

2025-05-23 10:36:23

  在2025年这个“十四五”规划收官的关键节点,绿色低碳的时代强音愈发嘹亮。明光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市委和市政府相关部门的引领下,明光市科创碳中和研究院重磅

2025-05-21 17:25:03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西北建设网是《西北建设》杂志社的新闻门户网站;《西北建设网》是由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陕西省三秦市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西北建设杂志社-西北建设 ”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交流与合作

合作:029-33567925

热线:029-33567925

-:-

  • 官方微信

. . . .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957-9384 . . .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33567925 举报信箱:xbjs#vip.qq.com 西北建设杂志社客服:029-33567925

关于杂志 关于网站 招聘英才 管理团队 广告合作 章程 标签云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许可证编号:HK18005866号 @版权所有 西北建设杂志社 HK 610402020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