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万里行延安分站 用行动温暖残疾人 让爱与阳光同行
这里是群众领袖、民族英雄刘志丹将军的故乡。为更好发扬、传承延安红色革命精神与雷锋精神,“雷锋精神万里行”延安分站站长杨文武和爱心团执行团长张润琴商议决定,从基层做起践行雷锋精神。
2025年8月8日,爱心团的志愿者们带着对残疾人的深切关怀,走进志丹县旦八镇柏叶沟行政村残疾人高廷富家中,用贴心的陪伴与实在的帮助续写新时代雷锋故事,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将军故里悄然传递。
带着敬意出发:红色基因里的“为人民服务”
传承红色基因、践行雷锋精神,关键在于将初心落到实处。出发前,爱心团执行团长张润琴向志愿者叮嘱:“为让慰问更有温度,我们提前一周安排了志愿者刘志丽走访了解,筛选出需要帮助的基层残疾人员。”志愿者们先到刘志丽经营的烟酒门市,把准备好的大米、面粉、食用油、早餐奶、挂面等物资有序装车,行至旦八镇又购买了猪肉,水果,径直赶柏叶沟行政村。得知消息的高廷富妻子曹俊珍,在路口多次徘徊,默默期待着他们的到来。
站长杨文武在了解曹俊珍家庭情况时,在场志愿者无不心情沉重。今年81岁的高廷富是二级残疾,七年前因头部左侧手术失败,导致无法行走,耳聋失语,且大小便不能自理;78岁的妻子曹俊珍身患心脏病、风湿病、脑血管萎缩已40余年。仍要坚持照料丈夫。更令人揪心的是,他们的大儿子十几年前突发脑出血、半身不遂,生活无法自理;二儿子幼时患小儿麻痹,大脑受损,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两个女儿虽务农,但女婿均患病,家庭生活也失去保障。登记完信息后,杨文武不禁眼泪。张润琴感慨道:“这家人太不容易了,我们带的物资只能解一时之困,未来该怎么办?我们掌握了最真实的情况,接下来要呼吁更多的爱心人士伸出援手,让雷锋精神在基层绽放光芒。”
让精神扎根:红色土地上的“雷锋接力”
离别时,高廷富紧紧的握住执行团长张润琴的手不愿松开,虽无法言语,嘴里却不停地念叨着,满是感激。志愿者留下联系方式:“以后有任何需要,随时给我们打电话,我们就是你们身边的雷锋。”
“在延安践行雷锋精神,更要懂得‘为人民服务’的分量。”站返程途中,杨文武深有感触的说,“我们不是只送一次物资、陪一天就结束,要把这份关怀变成常态,让雷锋精神像延河水一样,滋养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
参加爱心援助人员有:雷锋精神万里行延安分站站长杨文武、雷锋精神万里行延安分站后勤管理张金成、雷锋精神万里行爱心团执行团长张润琴、雷锋精神万里行荣誉院长尚永平。雷锋精神万里行爱心团志愿者刘志丽。
志愿者离去的身影,与这片土地上传承了数十年的奉献精神交相辉映——雷锋精神从不是遥远的符号,而是融入延安人“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的行动中,成为红色基因里最温暖的注脚。(图文:杨文武)
责任编辑:林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