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纪逐梦 八秩收获——梦萌文学创作50周年座谈会在咸阳举行
近日,梦萌文学创作50周年座谈会在咸阳举行。本次活动由陕西省作家协会长篇小说委员会主办,西咸新区作家协会、咸阳市作家协会承办,西咸新区微短剧创作基地、咸阳文学院、咸阳秦汉文学馆、咸阳诗歌学会、渭城区作家协会协办。出席会议的有鲁迅文学院原常务副院长白描,陕西省作家协会原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雷涛,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阎安、方英文、王海,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张阿利,陕西文学基金会理事长王晓渭,咸阳市原人大主任裴育民,中国水利美协副主席杨稳新,咸阳市黄研会会长王满院以及西安咸阳两地专家学者及媒体人100余人。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贾平凹,《中国文化报》前总编阎纲等个人和单位发来贺信题词。阎纲老师为梦萌亲笔题书鲁迅名句:“寒凝大地发春华。”贾平凹主席在贺信中指出,座谈会的召开,既是总结盘点,也是成果分享。同时他对梦萌八十岁华诞表示祝贺!希望他以文养生,以文养心,以文养老,使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作家梦萌年届八旬,在上世纪70年代发表诗歌散文渐露头角,80年代在《陕西日报》副刊头条发表散文《水杉礼赞》引发文学界关注,90年代出版长篇小说《爱河》开始步入文坛。其作品表现为鲜明的现实主义、新写实主义、象征主义的创作手法和风格,具有强烈的平民意识和陕味小说等特征。陆续出版长篇小说4部、中短篇小说集2部、散文集3部、文论集2部、长篇纪实文学和诗集各1部,以及报告文学集多部。其作品散见于《文艺报》《小说评论》《散文》《中华散文》《延河》《中国青年报》《陕西日报》《上海文学》《青海湖》等报刊杂志。连续多年被评为各级作协优秀作家。
专家们围绕梦萌50年创作实践和作品,进行深度解读和分析探讨,认为他始终坚守现实主义的立场,聚焦社会焦点热点问题,关注底层人民群众。他的作品《爱河》《悲喜娱乐城》《倾城》《金喽啰》《新部落》《绿太阳》以及诸多中短篇小说和大量散文作品都践行着这一文学初心和审美追求,精心营造自己独特的文学谱系和精神家园,是陕西作家中一位颇有社会责任感和影响力的作家。
王海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座谈会的成功和意义,指出这次座谈会规模大、规格高。原计划不超过50人,结果到会100多人。这体现了梦萌先生做事做人的高风亮节,彰显了他文品人品的魅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会议对梦萌的文学贡献达成了共识,他的文学成就有目共睹,几十年来,他像老农一样,勤奋地耕耘在这片黄土地上,他的作品不仅彰显爱国情怀,更蕴含难得的批判精神。可以说,他是西咸文学的旗帜人物,是值得后辈学习与追随的典范。(来源:)
责任编辑:林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