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杂志社公告 投稿来信

国际华文媒体与记者联盟发起单位

您的位置:首页 > 综合资讯

邮戳里的山河与锋芒 ——记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武装力量 首次举行联合反恐军演邮政纪念品的诞生始末

  2003年的盛夏,中国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边陲重镇伊宁市的风里,裹着不同于往常的紧张与郑重——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武装力量首次举行联合反恐军事演习(代号“联合-2003”)的筹备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这场定于8月6日至12日举行的军演,既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武装力量首次举行联合反恐军事演习,更是该组织军事合作从初创走向务实的标志性事件。作为伊犁军分区副政委,我每日在军地协调的事务中奔忙:听对讲机里兵力部署的指令、看营区里中、哈、吉、俄、塔五国官兵交流的模样,心底总萦绕着一个念头:这样一件关乎区域和平、承载中国军事外交意义的大事,绝不能只存于档案与记忆中。若没有一件可触摸、能流传的信物,既是对历史的辜负,也对不起收藏爱好者的期盼,这份遗憾,我无论如何都要补上。

  邮政纪念邮品的想法,就在这份执念里生了根。它小到可握于掌心,却能装下军演的铁血荣光;它印着邮戳,却能成为宣传伊犁、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纽带——这不是普通的纪念品,是部队与地方共有的荣光,是国家形象的缩影,更是世界反恐合作的见证。6月29日,我专程请伊犁州邮政局刘向东局长、市场部金秀珍主任和副主任张鸿斌等人来军分区我的办公室,把反复打磨的构想摊在桌上,首先便亮明底线:“保密第一,主题要实,我们要做的是能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珍贵载体!不能留下任何瑕疵。五国国旗的比例,必须按国际惯例来,这不是普通纪念品,是递到外国人手里的‘中国名片’。”邮政局刘向东局长当场表态支持;司令员孙贵堂得知我正在筹划设计制作这场联合反恐军演的邮政纪念品时,更是兴致勃勃地来到我的办公室,高兴地说:“这个构想很好。”并反复叮嘱:“军事装备、演练环节的细节绝不能错,把‘首次’两个字的分量做出来,别让后人忘了这是上合军演的‘头一回’。”那一刻,军地同心刻写记忆的共识,比盛夏的阳光更炽热。

  往后的日子,我像被拉成了两根弦:白天扑在这场联合反恐军演的军地协调工作里,每一项都不敢有半分差池;夜晚就扎进邮政局的设计工作室,和团队对着十余版样稿“死磕”。

  纪念章上五国国旗的比例、纪念封上军演场景的构图、纪念折里文字的措辞,前前后后改了十多次。样稿设计定稿后,经军地双方上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邮政局和原兰州军区司令部办公室批准。最难的是资金筹措,我跑遍了伊犁州的相关单位,好不容易凑齐的经费却仍有限,最终这套邮品的制作量被压到了最低:共计印制纪念折2000枚、纪念章2000枚、纪念封50000枚,仅够满足五国参演部队、驻伊犁军地参演及保障人员的发放。领到的人都知道,这不是量产商品,而是专属这段历史的“限量记忆”;剩余的少量则通过地方邮局低调流通,我们没敢对外声张。支撑我的,始终是那句默念的话:哪怕量少,也要做好,为历史留证,为伊犁添彩。

  8月12日,当晨光洒在伊宁市附近的演练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武装力量首次联合反恐军事演习完成城镇清剿、解救人质等实兵科目时,承载着无数心血的纪念章、纪念封、纪念折也准时送到了现场。金色纪念章上,五国国旗与反恐标识熠熠生辉;绿色纪念封上,“联合-2003”的字样格外醒目,“2003.08.12 伊宁”的邮戳油墨未干,像把这一刻的荣光永远钉在了时光里。俄罗斯官兵把纪念章装进军装口袋,哈萨克斯坦官兵捧着纪念封反复摩挲,用生硬的中文说“谢谢中国”;驻伊犁的军地保障人员领到邮品时,有的当场塞进随身的工作包,说“要留着给孩子讲讲这段故事”——这份珍贵,无需多言。

  后来消息渐渐传开,全国的集邮爱好者开始辗转打听:有的从北京、上海打电话到伊犁州邮政局,有的通过部队熟人询问“能不能匀一套”,甚至有收藏者专门托人来伊犁,想碰碰运气找剩余的流通品,可大多只能抱憾而归。每次接到这样的电话,我都既遗憾又欣慰——遗憾没能让更多人拥有,欣慰这套“量少质精”的邮品,真的成了大家心中值得珍视的历史信物。

  如今二十多年过去,我仍常把这套邮品拿出来翻看。纪念章的边缘添了些氧化的痕迹,纪念封的纸张也泛着岁月的温润,可那枚“伊宁”邮戳依旧清晰。它早已不是普通的邮政印记:是我与团队十多次修改的心血,是军地携手克服资金困难打造的珍品,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武装力量首次联合反恐军演最稀缺的见证之一,更是伊犁与世界对话的桥梁。指尖拂过邮戳上的日期,我总忍不住庆幸:当年没因资金有限而放弃,用这“少而精”的信物,为那段波澜壮阔的军事外交史,刻下了一枚永不褪色、且愈发珍贵的注脚。

  作者简介:

  张正乾,男,汉族,1958年12月生,陕西扶风人,1976年 12 月入伍。曾任西安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1999年5月任新疆伊犁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大校军衔。荣立三等功三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摄影家协会会员,国际 PPA 职业摄影师协会中国分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新疆伊犁州诗词学会会员、陕西省诗词学会会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诗词学会会员。

责任编辑:

关于我们

西北建设网是《西北建设》杂志社的新闻门户网站;《西北建设网》是由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陕西省三秦市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西北建设杂志社-西北建设 ”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交流与合作

合作:029-33567925

热线:029-33567925

传真:029-33567925

  • 官方微信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957-938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谣言和虚假有害信息举报 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 涉未成年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33567925 举报信箱:xbjs#vip.qq.com 西北建设杂志社客服:029-33567925

关于杂志 关于网站 招聘英才 管理团队 广告合作 章程 标签云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许可证编号:HK18005866号 @版权所有 西北建设杂志社 HK 610402020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