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文化的传播者 ——陕西作家韩星海印象记
乙巳年金秋十月,连阴雨过后的周原大地,沐浴在明媚的阳光下,更显春华秋实的一派生机。
就在10月28日上午,扶风县青少年活动中心隆重举办罗宗烈新书发布会。主席台上,与我并肩稳坐着一位重要嘉宾,他六十多岁的人了,更显精神焕发。当会议主持人邀请他发言时,果真他激情饱满,语惊四座,把文学创作的原理讲述得淋漓尽致,启发参会者深入思考。
通过一番介绍,人们才知道,这正是当年与我们一起睡过县文化馆“麦草铺”的、屡次接受过文学创作培训的韩星海。如今他已经出版了25部专著,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茶人联谊会会长、扶风县美山书院理事长,也是扶风县在外打拼出来的成功人士之一。
上个世纪1962年,韩星海出生于陕西扶风县法门镇杜城村一户农民家庭。中学毕业后,恰逢教育体制改革和家庭多种原因,品学兼优的他错过了继续求学的机会,回乡务农当农民。但他自学中文、热爱文学创作的劲头有增无减,并且甘于寂寞。那时,县文化馆要组织春秋两次的文学创作大会,我们作为业余作者代表相逢相识了。而且在里城隍庙大殿的麦草铺上朝夕相处,便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曾记得的业余作者骨干集中培训会,每次一周时间。县文化馆先给基层乡镇和大队发通知,再由乡镇转给大队送给小队本人,参加培训人员可记工分,按普通劳动报酬待遇核算。
参加培训的人员,都是经常给文化馆积极投稿者,有的也是热爱文化事业的人。大家需要自带被褥,文化馆找来碾打完麦子的麦草,厚厚的铺在大小不等的会议室里,用四根木椽在四周围挡,学员们就住在这里。生活是集体灶,参训者交给少量粮票,文化馆再补助部分资金。条件虽然艰苦,但每个人心里都热乎乎的,总有一种作家梦在激励着我们。
当时的韩星海,年纪偏小,但他性格开朗、说话风趣、学习认真,是每次培训班上的积极分子,所以他人缘极好,我们好多学员都成了他的知心朋友。
一年一度的培训,一年一度的相聚,风风雨雨、坎坎坷坷都闯了过来。大家回家后,或多或少写出了诗歌、散文、小说等作品,投给县文化馆,不少还被馆里推荐到上级报刊杂志采用发表。
当时崭露头角的韩星海,取得的成绩特别引人注目。他先后创作出散文《春风吹得满山绿》《山泉》《花果吟》以及短篇小说《在古城大街上》,曾先后在《西安晚报》《宝鸡文学》《扶风文艺》等报刊发表,并且被称为扶风县文坛上的“五驾马车”之一,多次受到县委宣传部、县文化馆表彰奖励。
二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在今天看来,文学创作是一种高投入、低产出、无效益的艰辛劳动,业余作者更不能当成职业。特别是对于一个整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来说,要想成名成家,就等于是白日做梦——一场空。因而不少人半途而废,但是韩星海始终不忘初心,坚持不懈,再苦再难也没有放弃他手中的一支笔。
常言道:“是金子在哪里头都会发光。”这话一点不假。1981年,韩星海因要维持生计,只好前去宝鸡市一建筑企业打工。就在工厂里,由于他文化基础好,总爱读书看报写文章,不时也会有小收获和成绩单,有幸成为工厂里头一名工会干事,他把厂里的文化宣传活动搞得风生水起,引起厂里领导和社会关注。
机遇是给有准备之人的通行证!一年之后的1983年,由于他成绩突出,便被宝鸡县(现今陈仓区)广播电视局选中,成了一名合同制新闻工作者。在那个人才奇缺的年代,他是通过自学成了一名记者,开启了他钟爱一生的记者生涯。
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谁能想到,这位农家子弟胸怀大志,有着远大的理想与抱负。于是,他在繁忙的新闻工作岗位上,如饥似渴的坚持学习,先后通过三至四年自学考试、函授学习,曾毕业于中国社科院中文大专班,随后又就读于陕西省委党校新闻系,最终取得大学本科学历。更令人惊叹的是,他散文代表作《山沟里跳起迪斯科》,报告文学《西府辣椒王 情系黄土地》,调查报告(内参)《棉花市场开放问题建议》等多篇文学与新闻作品,均在全国主流报刊发表,并被评为一等奖,产生出了很大的社会反响。
由于他成果丰硕,并被有关政府部门破格评定为新闻文化研究员职称。随后在社会各界里,他也成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华全国农报系列新闻文化研究会和三秦文化研究会研究员等;在全国茶叶行业里头,为中华茶人联谊会理事、全国茶馆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国茶研所茶叶审评专家、国家一级茶叶审评技师等,横跨多个领域与学科专业,成为名副其实的“杂家”型学者。
这里特别一提的是2007年9月18日,对韩星海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他期盼已久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资格获批了。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个会员的背后,不仅是他的荣耀,也是扶风文化人骄傲,更是扶风文坛一件大喜事。一个业余作者能够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谈何容易?就连当年辅导过我们文学创作的县文化馆汪润琳老师闻讯后,专程赶到西安向他表示祝贺,并且称赞说:韩星海是扶风县业余作者的佼佼者!这让我们这些当年一同睡了几年麦草铺的文学爱好者,更是奔走相告,夸赞韩星海是扶风县文坛飞出的“金凤凰”,表示要向他学习。
这件事情,全国省市县众多的新闻媒体都报道了。说一千,道一万,韩星海就是爱学习,能吃苦,有韧性,勇于打拼,不断总结自己人生与事业进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持之以恒下取得成功的。这让我们当年一同睡过麦草铺的文友、作者和文学爱好者从中受到启发,对他更加刮目相看。
但他却是那么的沉稳冷静,从不骄傲自满,更显平凡随和,大家都爱靠近他,总有说不完的心里话与文学情结,不时还乐意帮助大家……
三
以文会友,品茶论道,凝聚起社会的力量,传播“正能量”,这是全国著名茶文化研究专家韩星海多少年倡导的一种新生活,颇有号召力和感染力。
记得有一年春天新茶上市之际,他在西安负责召开陕西省茶人联谊会大会,全省各大茶叶基地、茶商代表欢聚一堂,我也应邀参会品鉴。那场面确实让人眼亮,会场布置朴素大方,议程紧凑;嘉宾云集,气氛热烈。一会之长的韩星海讲话慷慨激昂,一次又一次将茶会活动推向高潮。这让我在心里默默念叨,多年不见,如隔三秋,但他青少年时代的声音依旧依稀可辨,话语中却多了几分岁月的沉淀,透着成熟干练与泼辣老成,字字句句更为打动人心,不愧为陕西茶文化学科带头人!
他为人处事,朴实无华,从没忘记往日情谊,对我们格外热情,还带来了提前准备好的亲笔签名的多册大作和茶礼品。
清静雅和,文如其人,是韩星海精神风貌的写真。我也知晓他的事迹,但这官方媒介中是这么介绍的:他曾先后被央视及全国众多新闻媒体报道,个人事迹曾被收录到《中国作家大辞典》《中国散文家大辞典》《中华茶人诗描》《扶风县志》等典籍。并且还被全国10多家报刊杂志社聘为特约记者、特约撰稿人和专栏作家,担任着政府部门多家研究员和决策者成员,也是陕西省作家协会重要的骨干会员之一。
在作家之路与茶人生活中,令人称道的是他散文集《星海一粟》,2005年荣获第二届冰心散文入围奖;2008年,他又斩获我国茶学界最高奖项——吴觉农茶学思想“功勋奖章”;其中2016年,他《秦风茶韵》《陕茶论道》两部专著,曾被列为陕西出版资金资助项目出版发行,填补了陕西茶文化的空白,被列为全省公务人员必读书籍之一;他曾是中国茶研所、陕西省委党校评选出来的优秀学员之一。
人常说:落叶归根,故土难离,人生如此。韩星海在外奔波了40多年,始终惦记着故乡,现在又重新回到生他养他的老家法门镇,致力于乡村文化事业建设,努力完成自己多年来的夙愿。
今年春天,我正在家里忙着春耕生产,突然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将我唤起,拿起一看,原来是老朋友韩星海又要前来看望我。我们平日里总会时不时联系,交流近况。说实话,我十分敬佩他,常以韩老师相称呼。他对我更为友好,曾多次手提礼物来家看我,促膝谈心,倍感亲切。
随后他说想约我去东观山采风,还说那里有三霄庙,考证一下古庙会,我爽快地答应了。
他们接上我后,小车绕山行驶在盘曲的山路上,路旁的绿化风景树一闪而过。到了山上,东观山院里长着各种参天大树,放眼望去,各类景物尽收眼底。山沟对面的洋槐林与松柏树相映成趣,把整面大山装点得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另一座大山也被繁茂的草木与树木覆盖着。只要低头俯瞰,万丈悬崖下的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蓝天映衬下,一声声鸟鸣传入耳中,循声望去,高入云天的大树上,鸟巢里头的小鸟探出小脑袋,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好象是在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
韩星海不愧文坛大家,一时触景生情,随口吟出两首诗,让在场人打心底里佩服,同样是睡麦草铺出来的,他竟如此才高八斗。
我们漫步在大院里,畅谈古典历史,联想周文化,游览这里一草一木。山间的花草、绿荫如盖的树木,还有山坡上虫鸟的鸣叫声,仿佛与山沟下潺潺的流水声汇聚成一曲大合唱,让群山更显美丽动人。
韩星海对此有了更为深切的感受,想出了“金点子”。临走时,并与山上的马师傅商量,“三夏”忙完后,利用这里庙会的有利时机,举办一场群众性参与的周文化研讨会。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收完了麦子,当地人从丰收的喜悦中平静下来,享受着惬意的夏天时光,谈论着如今的好日子。
韩星海是一个说到做到的人!7月6日这天,由陕西省茶人联谊会牵头、扶风县读书协会响应下,一场周文化活动如期举行。一群文化积极分子在韩星海的带领下登上山顶,一同揭开了东观山神秘历史面纱。
研讨会上,韩星海随地而坐,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上至天文地理,下至民生百态,为大家讲得绘声绘色,让人眼界大开。人们纷纷称赞他是乡土文化的地理通,不少人都加他的微信,互留了联系方式。
这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不少人感慨道,能见到韩星海这样的人万分荣幸,能聆听他的高见更是收获颇多。
“纸上得不真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韩星海更是内心笃定,他热爱故乡,时常思念故乡,打算晚年为扶风文化事业尽心尽力,力争打造一支能文能武的写作、读书、书法、演艺队伍,服务家乡人民精神生活,助力于家乡文化事业的发展。
到了2025年9月26日,扶风县法门镇农林村东窑村民小组一处古宅大院里,热闹非凡,鞭炮齐鸣,新建的美山书院正式揭牌成立了。文朋诗友欢聚一堂,祝贺韩星海荣任理事长。乃扶风文坛的一件大事、喜事,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敬献了一份厚礼!扶风县众多文化人和我也参加了此次盛会,见证了这一切。
在热烈的掌声中,韩星海表示要把晚年的全部精力奉献给扶风文化事业的振兴与发展上!这激动人心的豪言壮语,不时回响在乔山脚下、美水河畔,必将产生出深远的影响,激励着我们共同奋进!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