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杂志社公告 投稿来信

国际华文媒体与记者联盟发起单位

您的位置:首页 > 共享书画

笔走龙蛇,气贯长虹——记陕西气功书法家赵新民

       十年前一场公益活动中,七旬的赵新民身着红色练功服,武术气功的表演赢得满堂喝彩。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正是退休干警赵新民——一位将武魄内化为墨魂的独特书者。他的书法作品,恰如他的人生:静水深流处藏有雷霆之力,质朴无华中蕴藏高远境界。


 


       赵新民书法的魂魄,深植于他数十年习武练气的精诚求索。自幼浸淫于中华武术的刚柔之道与气功的吐纳玄机,使他对“力”与“气”的流转拥有了血肉相连的体悟。当这股内在能量汇入笔端,书法便不再是简单的点画经营,而升华为一种生命能量的艺术外化。他笔下“日月之行若出其中”的雄浑气象,转折处似拳法发力,蕴藏千钧;其“结庐在人境”的行书,气脉贯通如导引之术,墨痕在纸上呼吸吐纳,静穆中饱含奔涌不息的生命节律——此乃“以意领气,气到力到”的至高境界,墨迹间奔流着一位武者对宇宙脉动的感应。


 


       在广纳博采、遍临名帖的深厚根基上,赵新民的书法亦闪耀着创新的光芒。他尤其专注于隶、篆古体,其隶书沉雄而灵逸,篆书则在古拙中透出生机。更令人称奇的是他独创的象形书法作品,如“金文寿”、“金文舞”。观其“金文寿”,结构如沉稳的太极桩功,笔势却又似灵动的白鹤亮翅,抽象符号与具象神韵在纸上奇妙交融,古文字焕发出崭新的生命姿态。这种将古老文字化为生命图景的探索,赋予传统以现代温度。


 


       赵新民的艺术人生,始终与深沉的社会情怀同频共振。他绝非书斋里的独善者:慰问老人院、探望智障儿童、义卖书法救助病童,公益足迹遍布四方。其作品“全运飞龙”在赛事中获奖,正是其家国情怀的艺术投射。那幅“公正考恪爱国武装”的墨迹,笔力如铁画银钩,饱含一名老共产党员对信念的执着书写。这份“铁肩担道义”的赤诚,使其书艺在技艺之上更添人格的厚重,墨香中沁润着无言大爱。


 


 


       追溯其艺术之缘,七十年代与鸡毫书法大师王守一的相遇相知尤为关键。王守一不仅常在他家盘桓切磋,更在书法技艺上给予他珍贵指引。王守一夫人与赵家的远亲之谊,更为这段亦师亦友的翰墨情增添了温暖的底色。这份在时光中沉淀的师友情谊,如同滋养其书艺的一道活水,在交流砥砺中拓宽了赵新民的艺术视野。


 


       赵新民以“静中有动”四字精妙概括其书学要旨。此语不仅点墨之法门,更是生命修为的结晶——武术的刚健化作笔锋的骨力,气功的绵长转为墨韵的呼吸,公益的仁厚凝为文字的温泽。在他身上,武学与书道不再是彼此孤立的星辰,而化为同一条奔涌不息的精神长河。


 


 


       笔锋流转间,赵新民先生以数十年修为,将武术的力道、气功的绵长与为人的仁厚凝练于墨痕之中。当古老书法在当代常显孤高,赵新民以武魄墨魂的独特交融,在刚柔相济的挥毫间为传统续写了鲜活的生命力——这不仅是艺术的创造,更是对中华文化血脉的深情守护与开拓。(许衙评)



       赵新民,笔名新一,1946年9月生于陕西咸阳。1971年参加工作,长期服务于陕西省铜川监狱系统。在职期间,因表现突出,曾连续13年获评陕西省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工作者、文明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2006年光荣退休。 
       赵新民先生自幼习武练气,尤酷爱书法,数十年如一日勤学苦练,潜心钻研历代名家碑帖,尤擅隶书、篆书。他勇于探索创新,将中华传统武术、气功的意蕴与技法巧妙融入书法创作,形成了独特的个人艺术风格。其作品讲究“静中有动,以意领气”,追求“气到力到,笔随意行”,线条灵动多变,富有韵律与生命力。 
       其书法造诣深受社会认可,作品屡获好评,被多家媒体刊物报道,广为海内外书法爱好者收藏。主要艺术成就包括: 
       2014年:获陕西省农业书法大赛优秀奖、第三届西安碑林书法艺术节优秀奖。
       2015年:被授予北京人和书画院书法创作师荣誉,并在该院首届全国书法艺术网络大赛中荣获三等奖。
       2018年:于“书写十四运”大奖赛中,作品《全运飞龙》获优秀奖。
       2019年:作品入选公祭轩辕黄帝第十二届海峡两岸名家书画展。
       2022年:在陕西省名人字画书画展中荣获三等奖。
       赵新民先生早年曾与著名鸡毫书法大师王守一先生(时任职于食品厂)结下深厚友谊,常于铜川相聚,切磋书艺,得其指点,受益匪浅。他始终致力于弘扬中华书法艺术,常与同道交流,不断提升自我修养。
       现任社会职务:
       咸阳市渭城博翠书画院副院长
       陕西省收藏家协会会员
       中国孟子书画院西北分院副院长
       咸阳秦汉风韵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青年书法家马瑞轩当明媚的晨光透过陈旧的瓦片,照进长安回坊这条悠然蜿蜒的小巷。老屋、绿树,以及若隐若现的邦克声,仿佛将我们带回到那沉静悠然的老时光。在小巷深处,有一间不起

2025-07-04 15:56:29

十年前一场公益活动中,七旬的赵新民身着红色练功服,武术气功的表演赢得满堂喝彩。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正是退休干警赵新民——一位将武魄内化为墨魂的独特书

2025-07-04 11:41:52

本网迅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来临之际,6月28日,邕城上空晴空如洗,盛夏的热情辉映着清廉的光芒。绿城南宁这片开放创新的热土上,中国行为法学会廉政书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廉政

2025-07-02 09:43:10

“红船启航破巨浪,百年征程铸辉煌;党旗招展映日月,千秋伟业启新航。”在党的 104 岁华诞即将来临的美好时刻,6月30日上午,灞桥区文学艺术界在西安幸福里购物中心一楼大

2025-07-01 17:50:52

2025年6月30日上午,陕西省新闻书画家西安军旅书画家文化交流委员会,在军旅书画家文化活动交流中心举行了,庆祝建党104周年书画交流活动,军旅书画家们用歌颂和赞美党的书画作品,为

2025-06-30 14:35:40

六旬之年,人生过半,王斗旺却如大梦初醒般执起毛笔。这位生于1960年的咸阳人,字求真,号聚贤斋,在花甲之际毅然踏上了追寻书法本源的道路。从唐书画院院长到秦都区书协副主

2025-06-29 11:49:21

在咸阳民生商场十年安监工作的平凡岗位上,李小学心中却驰骋着笔墨的千军万马。这位字润石的咸阳人,将安监职责之外的所有心神,都倾注在了对绘画艺术的执着追求上。

2025-06-29 11:47:02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西北建设网是《西北建设》杂志社的新闻门户网站;《西北建设网》是由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陕西省三秦市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西北建设杂志社-西北建设 ”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交流与合作

合作:029-33567925

热线:029-33567925

-:-

  • 官方微信

. . . .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957-9384 . . .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33567925 举报信箱:xbjs#vip.qq.com 西北建设杂志社客服:029-33567925

关于杂志 关于网站 招聘英才 管理团队 广告合作 章程 标签云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许可证编号:HK18005866号 @版权所有 西北建设杂志社 HK 610402020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