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丨郭秦川:地区经济整体好转
近期,国家统计局和全国各地区统计部门陆续对外发布了一季度本区域经济运行数据,从数据观察,全国各地区经济运行整体呈现恢复性、稳中有进、进中加速的态势,宏观经济整体恢复向好。反映在总量规模、增速、产业结构上存在多与少、高与低、快与慢的正常差异,也反映了各地经济恢复总体能力和水平,驱动经济的产业方向以及需要关注的产业结构状况。
一是从宏观经济总量地区生产总值观察,总量上,全国一季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8.5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49万亿元,同比增长4.5%,增幅较上年同期回落0.3个百分点。
从国内各地区一季度宏观经济运行成效看,总量位居前十的地区有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福建、湖北、湖南、安徽,增加值分别为30178亿元、29402亿元、20411亿元、18925亿元、14969亿元、13375亿元、12062亿元、11900亿元、11660亿元、10936亿元。安徽与广东增加值剪刀差为19242亿元,数据显示第十位与第一位差量非常大,其他省份发展进程和成效同样具有鲜明的差异性差别。
从一季度各地区经济运行增速整体看,有20个地区GDP增速跑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增速超过5%(含5%)14个,位居前十的省份分别为吉林8.2%、西藏8.2%、宁夏7.5%、海南6.8%、甘肃6.7%、内蒙古5.6%、天津5.5%、陕西5.3%、河北5.1%、黑龙江5.1%、湖北5.1%、青海5.1%。从速度特征观察,前十增速较快地区集中在西北、东北地区,地区经济总量相对较小。反映了地区发展基数偏低,价格影响与产值及其产业布局影响较大的特点。
二是从第一产业资源供给能力观察,全国实现增加值1.16万亿元,总量较上年同期增加621亿元,同比增长3.7%,增幅较上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
从地区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总量和规模观察,总量位居前十地区分别为广东1039亿元、四川840亿元、湖北752亿元、山东738亿元、河南649亿元、湖南645亿元、江苏634亿元、河北580亿元、云南569亿元、福建500亿元。总量数据显示,这些省份第一产业在结构、规模、产值、要素供给等上均具有地区独特的优势和地缘资源优越性。从地区第一产业增速观察,增速位居前十地区分别为宁夏7.9%、吉林6.5%、内蒙古6.4%、甘肃6.4%、海南4.9%、广西4.6%、天津4.4%、陕西4.1%、浙江4.1%、福建4.1%、广东4.1%、云南4.1%、新疆4.1%(后六省并列第八位)。不难发现,第一产业增速较高的前八位省份,依然是经济总量偏小省份,这也与第一产业结构和产值效益有关。
三是从第二产业的支撑动能观察,全国实现增加值10.79万亿元,总量较上年同期增加1760亿元,增长3.3%,增幅较去年同期回落2.5个百分点。
从地区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总量观察,位居前十地区分别为江苏12570亿元、广东11141亿元、山东7878亿元、浙江7494亿元、河南6180亿元、福建5288亿元、湖北5169亿元、四川4580亿元、安徽4296亿元、湖南4200亿元。数据显示,前十位地区一季度第二产业增加值均超过4000亿元。从全国和大多数地区工业占第二产业比重常态化水平,以及地区区位经济发展支撑动能观察,这些地区均具有工业发展强劲的特点。
从地区第二产业发展增速观察,位居前十位的地区分别为西藏17.3%、青海9.1%、宁夏8.5%、新疆8.5%、内蒙古7.4%、吉林7.4%、辽宁7.2%、甘肃6.2%、重庆5.8%、河北5.5%、海南5.5%。一季度地区增速数据显示,位居前十位地区多数分布在西部。主要影响因素来之于基数、前期疫情影响和恢复进度、产值等。
四是从第三产业服务能力和水平观察,全国实现16.55万亿,总量较上年同期1.24万亿,增长5.4%,增幅较上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
从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总量观察,位居地区前十位分别为广东17998亿元、江苏16197亿元、山东11795亿元、浙江11065亿元、北京8705亿元、上海8181亿元、河南8140亿元、四川7955亿元、湖南6815亿元、福建6275亿元。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数据显示,前十位服务业增加值总量和规模均超过6000亿元,同时不难发现,这些地区均具有人口数量庞大的优势,人口资源供给水平相对较高,具有较大服务业发展潜能,也具有“马尔萨斯”定律效应。
从第三产业增长速度观察,位居全国前十位地区分别为吉林8.9%、海南7.7%、甘肃7%、四川6.7%、宁夏6.7%、陕西6.5%、浙江6.4%、湖北6.1%、天津6%、黑龙江5.9%。增速数据显示,三年疫情防控进入平稳和转段期后,各地服务恢复进度差别明显,受核算基数、价格、恢复规模、产值等影响相对较大,后期恢复的后劲还有待进一步释放。
综上观察,各地区铆足干劲奋力拼搏的劲头已经彰显,拼经济谋发展的信心、环境氛围逐步形成,地区间竞相拼发、相互促进、强链补链势头加快,国内形成谋发展鼓干劲良好态势。同时,还要重视和面对来自复杂严峻国外经济发展形势的影响,特别是涉及对外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贸易竞争、科技比拼等影响,深思细琢,科学研判,攻坚克难,迎难而上,以问题为导向,做好战略与策略的有效应对。
责任编辑:李欢颜
2024-04-07 11:41:39
2024-03-22 09:11:20
2024-03-16 21:30:17
2024-03-01 09:13:33
2024-01-16 10:08:05
2023-11-10 16:59:23
2023-11-07 12:28:44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