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把“礼泉小戏”演到首都北京的民营剧社
摘要:坚守执着传承和创新民间艺术是一种宝贵的意志品格,蕴含着攻坚克难、奋发进取的动力。从古至今,有多少文化人用坚韧不拔的精神,为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备受人们推崇。礼泉解崇信剧社有限公司一步一个脚印,创造剧作带来的社会效应,把自己连同自己的戏剧同产品一并“销售”到社会上,有了公共使用价值。实话实说,人很难想象能取得多大的经济效益,可能没有一分钱的回报,只有精神的安慰。秦腔文化爱好者用自己的行动捍卫秦腔民族文化的尊严,这就是民族文化代代相传的源泉。从爱好,到执着,最后演变成一种责任。热爱秦腔就用生命相随,自己贴钱也要搞戏剧创作,这是非常高的艺术境界,这种执着就是民族文化代代相传的源泉。礼泉崇信剧社的创建者解崇信和他的战友们就是这样的人。
关键词:秦腔艺术 礼泉小戏 西安易俗社 正能量 民族文化
“礼泉小戏”在西安易俗社露天的方言剧场舞台引起轰动。据报道:2025年3月11日,西安易俗社露天的方言剧场舞台上,易俗社响起了一阵阵礼泉小戏的旋律。为期三天的礼泉崇信剧社小戏展演活动在此精彩上演,每场演出均座无虚席,掌声与喝彩声此起彼伏。这些戏剧情节紧凑、内容真挚动人,深深吸引了每一位观众。此次展演活动精选近年来编排打造的8部代表性剧目,包括眉户扶贫小戏《凤凰嫁鸡》《张开打眼》、眉戶乡村振兴小戏《狗蛋的婚事》《扁担开花》、眉戶老年再婚小戏《夕阳情》、眉戶扫黑除恶小戏《扫黑记》、眉戶宣传地域面食文化小戏《咸阳biangbiang面》、秦腔反腐倡廉小戏《觉醒》。这些剧目蕴含了浓郁的礼泉元素,展现了戏剧的艺术魅力,具有鲜明的礼泉特色,生动展现了礼泉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坚持核心价值观、弘扬正能量、推动经济发展的历程。
从小就听戏、爱戏,想要将礼泉小戏传承下去、发扬光大。退休后,在礼泉县委县政府的帮助下,创办了现在的解崇信剧社。礼泉解崇信剧社有限公司社长解崇信表示:“此次展演,我感受到了西安观众的极大热情,更加强了我认真做小戏、继续做小戏的信心!”
礼泉小戏是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在礼泉兴起的群众性戏剧创作、演唱活动,因其三小(题材小、场地小、乐队小)、两少(演员少、道具少)和一短(时间短)而被称为现代小戏,这种独具地方特色的戏曲艺术形式,曾创造辉煌历史,成为礼泉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2014年,礼泉县获得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小戏)之乡荣誉称号。
从教师岗位退休后的解崇信,由于从小受到民间艺术的熏陶,与礼泉小戏结下缘分。哪里唱戏,就是跑上十多里路,也要认真听完。他说:“小时候没有乐器,我就用胶水空铁桶做琴筒、大人用过的断弦自己动手制作二胡,记第一次接触,我就能上手,拉出简单旋律。”即便在忙碌的教师生涯中,解崇信对音乐的热忱也从未消减。他常常拿起二胡拉上几曲,或是灵感突发,写下一段段旋律。解崇信与蔺志顺合作,互相学习,学会了编剧,导演,加上会自己的谱曲,在他的心中,礼泉小戏承载着一方百姓的情感与记忆,有着无限的发展潜力。提起蔺志顺,解崇信满环感激之情说,“崇信剧社,由小变大,发展一路凯歌,走出礼泉,走出咸阳,走到省会西安,成为中国表演学会成员单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蔺志顺编剧好。”蔺志顺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三级编剧,长期从事戏剧创作与文化工作,其作品涵盖现代戏、古典戏等多种题材,并多次获得省级以上奖项。他是“礼泉小戏的奠基人。”被戏迷赞魏为当代范紫东。退休后,被聘请崇信剧社专职编剧。
礼泉解崇信剧社有限公司是2018年9月21日登记成立的。以“礼泉小戏”为载体,开启了自编自导自演的道路,推广礼泉小戏并非易事。起初,村里参与表演的人寥寥无几,面临人员不足的困境,解崇信耐心动员,说服擅长二胡、板胡等乐器及民间艺人的村民加入。
办一个剧社不容易,要做大做强难。首先是确定目标。解崇信在制定章程时,明确提出:讲好礼泉故事,编写礼泉人的剧本,演好礼泉小戏,把礼泉小戏演出的更远。其次是团队建设。办剧办起的第一年,他就提出了,有蔺志顺这样一流的编剧,必须有国家级的专业演员加入。大学学历的退休教师解崇信和退休药剂师妻子索会玲,开上小车,跑遍陕西多地,高薪和六名国家级演员,签订了演出排练协议,和咸阳市最著名的板胡手、司鼓签订了合作协议,招募了境内有能力的二十多名演职人员。最后一条,是最重要最关键的是资金问题,两人拿出全部退休金及存款,投资办剧社,这么多年,剧社没有拖欠过演职人员一天的工资。例如今年以来,咸阳市元月18号一场演出,西安易俗社三天的演出,八十多天的排练、打磨,演出,总费用732740元,3月12日演出结束,3月13工资全部打入员工账号里。团队人人喜笑颜开,精神振奋,立志把剧社办好。这么多年投资一百多万,在所不惜,剧社应运而生,发展壮大。
在他的执着坚持和不懈努力下,崇信剧社常年活跃在咸阳城乡,礼泉小戏“惠民演出”备受老中青关注。2018年到2020年三年,参加礼泉县扶贫扶智验收专项演出89场,走遍了礼泉县的村镇,受到咸阳市宣传部、市文化局、扶贫办公室的嘉奖。2021年成功竞标礼泉县惠民演出60场演出、咸阳市惠民演出3场,2024年成功竞标礼泉县惠民演出96场。特别是2025年3月10、11、12日在西安易俗社的成功演出,得到了陕西省戏剧家协会领导及西安市易俗社领导的大力支持。陕西省剧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李生茂,亲临看戏,并与全体演职人员照相,西安易俗社老社长、秦腔泰斗冀福记前来看戏,上台讲话,他说:“礼泉崇信剧社,今天在咱们西安易俗社这个新建的老戏楼,向大家献艺,而且一演就是三天三场。这个剧社的特点是自编自演,全部是新创作剧目。他们在艺术上很讲究,每个剧目的产生都是来自于现实生活,选取的剧种是眉戶调,更适合小戏。大家听他们排练乐队都是一流的,不管是文武场面,整个演出都是十分的精美,接地气。他们是以小戏见长,短小精悍,以小见大,能够激发观众的情绪,所以我说百姓心里有杆秤,从观众的发应,他们的确演出的很好。为他们鼓掌。祝贺他们演出成功。唱响秦腔,让秦声秦韵走的更远。”崇信剧社经过这几年的发展,聚集着高精专人才,有以全国著名编剧蔺志顺、赵尧为主的创作团队,有咸阳市著名的国家级专业演员演盟,还有足够的资金支撑,群英荟萃。在全省范围挑选演奏人员,打造出强硬的乐队,购置一流的设备,是崇信剧社强大的保障。
解崇信剧社团队办社以来先后创作演出的有孝道戏《最大的娃》《软妈妈》、扶贫戏《张开打眼》《带血的羊羔肉》《凤凰嫁鸡》、反腐戏《迟到的忏悔》《清风剂》《车轮滚滚》《觉醒》、疫情戏《飞燕》、乡村振兴戏《扁担开花》《农为媒》《狗蛋的婚事》《无字丰碑》、扫黑戏《扫黑记》、其他戏《夕阳情》等23部,其中多部剧获奖。剧社作品紧扣现实,把握时代脉搏,唱响主旋律,以诙谐幽默、轻松有趣的方式走上戏台,宣传国家大政方针,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为广大观众带来更多的文化盛宴和精神享受。解崇信目光坚定的说:“我希望通过小戏作品,吸引更多力量加入,让礼泉小戏走出去,希望唱响首都北京大舞台。梦想到演到纽约,演到伦敦,演到世界各地,让世界了解陕西秦腔文化,让世界看到中国戏曲艺术的魅力。”

诗赠解崇信
痴迷小戏精神气。
编剧填曲导演雷。
作品生活实际扣,
自掏费用显光辉。
扶贫反腐孝心尽,
专注执着创造魁。
幽默诙谐秦众吼,
陕人喜爱更出忒。
关键词:秦腔艺术 礼泉小戏 西安易俗社 正能量 民族文化


礼泉小戏是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在礼泉兴起的群众性戏剧创作、演唱活动,因其三小(题材小、场地小、乐队小)、两少(演员少、道具少)和一短(时间短)而被称为现代小戏,这种独具地方特色的戏曲艺术形式,曾创造辉煌历史,成为礼泉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2014年,礼泉县获得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小戏)之乡荣誉称号。
从教师岗位退休后的解崇信,由于从小受到民间艺术的熏陶,与礼泉小戏结下缘分。哪里唱戏,就是跑上十多里路,也要认真听完。他说:“小时候没有乐器,我就用胶水空铁桶做琴筒、大人用过的断弦自己动手制作二胡,记第一次接触,我就能上手,拉出简单旋律。”即便在忙碌的教师生涯中,解崇信对音乐的热忱也从未消减。他常常拿起二胡拉上几曲,或是灵感突发,写下一段段旋律。解崇信与蔺志顺合作,互相学习,学会了编剧,导演,加上会自己的谱曲,在他的心中,礼泉小戏承载着一方百姓的情感与记忆,有着无限的发展潜力。提起蔺志顺,解崇信满环感激之情说,“崇信剧社,由小变大,发展一路凯歌,走出礼泉,走出咸阳,走到省会西安,成为中国表演学会成员单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蔺志顺编剧好。”蔺志顺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三级编剧,长期从事戏剧创作与文化工作,其作品涵盖现代戏、古典戏等多种题材,并多次获得省级以上奖项。他是“礼泉小戏的奠基人。”被戏迷赞魏为当代范紫东。退休后,被聘请崇信剧社专职编剧。

办一个剧社不容易,要做大做强难。首先是确定目标。解崇信在制定章程时,明确提出:讲好礼泉故事,编写礼泉人的剧本,演好礼泉小戏,把礼泉小戏演出的更远。其次是团队建设。办剧办起的第一年,他就提出了,有蔺志顺这样一流的编剧,必须有国家级的专业演员加入。大学学历的退休教师解崇信和退休药剂师妻子索会玲,开上小车,跑遍陕西多地,高薪和六名国家级演员,签订了演出排练协议,和咸阳市最著名的板胡手、司鼓签订了合作协议,招募了境内有能力的二十多名演职人员。最后一条,是最重要最关键的是资金问题,两人拿出全部退休金及存款,投资办剧社,这么多年,剧社没有拖欠过演职人员一天的工资。例如今年以来,咸阳市元月18号一场演出,西安易俗社三天的演出,八十多天的排练、打磨,演出,总费用732740元,3月12日演出结束,3月13工资全部打入员工账号里。团队人人喜笑颜开,精神振奋,立志把剧社办好。这么多年投资一百多万,在所不惜,剧社应运而生,发展壮大。



诗赠解崇信
痴迷小戏精神气。
编剧填曲导演雷。
作品生活实际扣,
自掏费用显光辉。
扶贫反腐孝心尽,
专注执着创造魁。
幽默诙谐秦众吼,
陕人喜爱更出忒。
责任编辑:许衙评
相关阅读
近日,吴堡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张宝山为吴堡县“夕阳红秧歌队”解难题的事,在当地传为佳话,受到群众好评!他为民办实事,雷厉风行的办事风格在当地传为佳话,受到群众好评
2025-05-20 18:00:21
晨光初露,爱意绵长。在520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日子,记者走进重庆市涪陵区义和街道一对年过半百的夫妻,探寻他们用晨练与拥抱编织幸福生活的动人故事。 每天清晨5时20分,当
2025-05-20 17:08:04
竹板清脆响连天,
且听我把鸡蛋赞。
鸡蛋本是营养源,
早餐必备赛神仙。
若问鸡蛋哪家强?
一品康牌美名扬!
硒元素,黄金藏,
堪称蛋中状元郎!
富硒鸡蛋有奇效,
健康密码藏其中。
调血
2025-05-20 17:06:24
摘要:坚守执着传承和创新民间艺术是一种宝贵的意志品格,蕴含着攻坚克难、奋发进取的动力。从古至今,有多少文化人用坚韧不拔的精神,为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备受人们推崇。礼泉
2025-05-20 16:33:45
岁月无声不知不觉间日历又翻到了520,在这个浪漫的日子,有人早早备好了鲜花,有人用心选好了礼物,有人趁此机会表达爱意,有人在这一天收获甜蜜,大多数时候我们总是习惯先顾及身
2025-05-20 13:48:13
诗意长安童声起,童心筑梦韵飞扬。5月17日,2025长安童诗论坛暨第七届“长嘉杯”全国少儿诗歌大赛颁奖典礼在西安市长安区第一小学隆重举行。活动由十月少年文学
2025-05-20 12:40:53
千年古庙连盛世,壮韵祈福润万家。2025年5月5日农历四月初八,晨雾未散,广西南宁江南区吴圩镇周村二王庙,在笼罩缭绕的香火中逐渐醒来。这座始建于北宋哲宗年间的千年古庙,迎来
2025-05-20 12:38:55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