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工程”绘蓝图振兴有路风帆劲——陕西商洛山阳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纪实
夏日的山阳,入目皆风景。行走在山阳县的乡间田野,可见特色产业接连成片,农家田舍干净整洁,花草树木繁茂葱茏,文明新风扑面而来,农民们惬意生活的身影勾勒着乡村生活的幸福画卷,焕然一新的乡村面貌展现着乡村的生机与活力。
山阳乡村的今日之景,既是深入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和美乡村的生动缩影,也是乡村全面振兴落地生根结出的累累硕果。在此过程中,山阳县如何补短板、锻长板?如何推动“千万工程”经验在山阳转化落地,打造彰显本土特色的和美乡村?近日,记者在山阳县走访多个村庄一探究竟。
“农文旅+”解锁乡村致富密码
6月12日,山阳县色河铺镇陆家湾村的温室大棚里硕果满枝,绿色藤蔓间,红黄相间的圣女果宛若一颗颗圆润饱满的宝石,色泽鲜艳,时不时有清新香甜的气息扑面而来,令人垂涎。 “现在正是圣女果的盛产期,村里种植圣女果的双层温室大棚有15个,是目前陕南最大的圣女果基地,棚内的温度、光照、水肥均可自动化调节。”陆家湾村大棚生产区厂长游伟告诉记者。陆家湾村种植的是“釜山88”圣女果,这种果子果实周期长,低温适应性强,果肉饱满,口感纯甜,同时种植人员还利用“双层大棚+电动棉被+水肥一体”来调节温度,提高果实品质,因此陆家湾村的圣女果一经推出,就饱受市场好评。
其实,之前也有当地群众自己尝试发展大棚种植,但由于技术不过关、棚温地温控制不到位等原因使得大棚蔬菜种植的经济效益不理想,因此在陆家湾村发展大棚种植产业并不被群众看好。“为了盘活大棚产业,新业态发展公司带领群众外出学习,并从山东引进高级农艺师进行种植指导,才使群众转变了思想。现在这一个棚每年可以生产6万斤圣女果,15个棚可以生产90万斤,年产值540万元,可带动周边5个村集体经济年分红58.4万元,基地带动的53户群众不仅可以领土地流转金、就业薪金,还可以参与分红,户均年增收6000元以上。”陆家湾村包村领导和雨晨说。
除了种植圣女果,基地内还有2个玻璃温棚,棚内是无土栽培的生菜、空心菜、甘蓝等常见蔬菜,品类繁多,长势良好,色泽鲜艳,观赏性极佳。“这2个观光玻璃温棚除了能为餐饮中心提供新鲜食材外,我们还围绕生产、育苗、研学等方向进一步发掘大棚功能,让游客有更丰富的游玩体验。”游伟说。图片
陆家湾村良田环绕,有着得天独厚的产业基础,除了大棚蔬菜,当地的九眼莲也颇具盛名。在夏日阳光的滋养下,陆家湾村的九眼莲基地绿水缠绕,荷叶田田,微风轻拂,满目叠翠的荷叶泛起碧波,给炎炎夏日带来了一份清凉和宁静。
“我们村盛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九眼莲,因此被誉为‘九眼莲之乡’,这也是我们村的特色产业。九眼莲基地是由村集体参股分红,总投资180万元,流转土地300亩,年可出售九眼莲30万斤,实现毛收入300万元;带动村集体经济年分红3万元,促进就近就业90人,人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陆家湾村党支部书记游魁说。 “这几年,我们在发展产业的同时,也在努力寻找新路子。”和雨晨口中的“新路子”便是农文旅融合。过去,陆家湾村以九眼莲种植、稻油轮作、畜牧养殖和劳务输出为主,近年来,陆家湾村立足资源禀赋,成立新业态发展公司,充分发挥区位、生态、空间、资源以及政策优势,将村庄规划建设成集综合服务展示、有机农业生产、非遗民俗体验、康养度假旅居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文旅康养目的地,升级产业、配齐设施、美化环境,深入推进农文旅融合,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休闲度假。“为了提升产业附加值,我们在九眼莲、大棚蔬菜等核心休闲农业区布局田野‘打卡点’30余处,让游客畅游田间,一步一景,形成一个观光打卡之地。”和雨晨说。
在荷塘的休闲步道上,前来拍照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旁边的垂钓园里,众多钓鱼爱好者静坐在岸边,远眺波光粼粼的水面,等待鱼儿上钩。鱼塘背后,一片错落有致的民宿群映入眼帘,房屋的外墙上,绘制着陆家湾村的各色田园美景,走在四通八达的石板路上,随处可见的农耕老物件,群众生产生活使用的瓢盆瓦缸,还有用柴火做的“福”字、用小青砖拼的“喜”字等艺术设置,充满了古朴文艺的气息,烟火气十足。
陆鹏以前是居住在民宿区的村民,如今他已经成了民宿的房东。“村里租了我家房屋用于打造民宿集群,不仅一年有8000元的房租,而且还把房前屋后的闲置地改造成了小菜园、小花园和小果园,道路和墙面都进行了美化,和以前乱堆乱放、杂乱无章的居住环境相比,简直是天上地下!”陆鹏说。 “这片民宿区名为‘喜柿山居’,为满足游客游玩吃住的不同需求,我们租赁了村里12户村民的闲置住房用于打造民宿集群,目前还在建设之中,预计在9月底建成民宿100间,还配套开发汉服、采摘、露营等体验新业态,预计第三产业年创收在100万元以上。”和雨晨说,为促进三产深度融合,陆家湾村还大力发展节会经济,谋划筹备垂钓大赛、汉服文化节等赛事节会,年吸引10万名以上游客,促进集体收入60万元以上,将330户群众镶嵌在产业链上。
“近年来,陆家湾村把乡村振兴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深学笃用‘千万工程’经验,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我们按照‘农田景点化、农业景观化、农村景区化’的思路,重点布局农业观光、民俗体验、民宿康养等业态设施,构造农文旅康养综合体,将陆家湾建设成集乡村旅游、田园康养、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山阳县色河铺镇镇长马蔷薇说。
以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用美景提升乡村旅游热度,以新业态形成独具特色的“农文旅+”。如今的陆家湾村,走在村美民富的坦途之上,这是陆家湾村绘就和美乡村画卷的生动实践,也是“千万工程”铿锵落地的声音。
三产融合绘就和美乡村新图景 6月12日,山阳县户家塬镇户家塬社区的千亩茶园已是一片绿意盎然,空中俯瞰,一条宽阔绵延的产业路环抱茶园,茶叶加工厂、茶园观光带、观赏栈道、观光平台次第坐落在路边,正如户家塬社区茶产业不断延展的产业链条。
“这片1500亩的茶园种植着金牡丹、黄金冠等茶叶品种,是我们陕西秦岭清雅茶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高端茶园,目前还处于生长期,预计明年即可采摘。”陕西秦岭清雅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汤谢清说。汤谢清是福建人,从事茶叶经营20多年,对于户家塬社区高端茶园的投资,汤谢清满怀信心:“山阳早晚温差大,温度、湿度等气候条件和无污染的自然环境都有益于茶叶的生长,种出来的茶口感润滑,品质高。”
3年前,汤谢清在户家塬镇开启了高端茶园建设项目,计划在户家塬镇19个村(社区)建设黄金冠、安吉奶白、金牡丹、龙井43等高端茶园1万亩。目前,已完成建园5000亩,带动3105户户均年增收3500元以上,为村集体带来50万元经济收入。
茶园建成了,群众增收了,如何让茶叶增值的收益更多?让农民的腰包更鼓?在园区建设茶叶加工厂,以茶产品加工来提升茶叶附加值,这也是户家塬社区推进三产融合发展的重要一环。“我们建成了全县最大的茶叶加工厂,配套建成茶叶技能培训中心、电商中心,构建完备的‘培训、收购、加工、销售’产业链条。茶叶加工厂引进了红茶、绿茶两条智能化生产线,可对全县茶叶进行收购、加工、包装、销售。”山阳县文化和旅游局驻户家塬社区第一书记耿杰说。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形成产业集群。产业规划、景区建设、基础配套……劲往一处使,才能出成效。对此,户家塬社区坚持统筹推进,按照“山上建基地、山下建工厂、景区周边建民宿”的思路,组建新业态公司,新建茶园配套特色酒店1个、5公里生态河堤休闲长廊、露营基地1个,规划建设高端民宿11家,社区茶山的旅游热度也不断递增,成为乡村旅游网红打卡地。
“今年‘五一’假期前,我们的山阳印象·禅茶雅舍特色酒店开始试营业,前来体验的游客络绎不绝。另外我们还接待了几批农技培训的团体,他们在我们的茶园观光,在培训中心开展学习技能培训,在酒店吃住,这样一来我们的收益就能翻倍。”汤谢清说。
随着“千万工程”大力推进,户家塬社区立足资源禀赋,大力发展茶产业,完善茶叶加工链条,提升打造多个旅游观光点,以旅兴茶,以茶带旅,形成了社区变景区、产业变景点、农房变民宿的生动局面,三产融合发展的效益显而易见:带动1246户农户通过产业基地及企业务工年固定增收1.2万元以上,37户农户发展餐饮、从事旅游产品销售等服务业年增收5万元以上,2023年社区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7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达到16.8%。
内外兼修擦亮“面子”做实“里子”
精美雅致的农村小院、宽阔平坦的乡村道路、绿意盎然的田园风光,浓郁馥香的烟火气息……户家塬镇桃园村的景象名副其实,宛如世外桃源。漫步于河岸的休闲步道上,目之所及花树相映,流水潺潺,有村民在步道边的休闲座椅上乘凉赏景,十分惬意。 “这几年村里的变化真不小,旱厕变水厕,路越修越宽,村里还建了运动场和村民广场,把我们的房前屋后都改造得像花园一样,日子是越来越舒坦了!”说起桃园村的变化,村民毛秀春打开了话匣子。
是什么原因使桃园村变得如此美丽?“我们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从农村环境整治入手,抓住‘五乱’整治这一突破口,整村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桃园村党支部书记柳礼政说。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桃园村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的先手棋,桃园村的美丽蜕变不仅体现在“颜值”,还由表及里、内外兼修。“要维护好村庄的生态环境,还是要靠全体村民的力量。”桃园村扎实推进基层党建与人居环境整治深度融合,从细微处入手,在关键处发力,进一步加强乡村治理,让乡风“和”起来。
“我们将全村683户农户划分为19个网格,选派党员网格员19名,向群众统一发放‘党群联心卡’,围绕政策宣传、民意收集、产业发展、村容整治、矛盾调处、隐患排查等方面开展工作,有效打通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最后1米’。”柳礼政说。同时,桃园村采取“荐、评、选”的方式,定期开展“好公婆”“好儿媳”“十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五美庭院”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让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通过乡风民风的转变,进一步增强了桃园村“千万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氛围。 乡村环境美起来、兴民产业旺起来、基层治理强起来……眺望山阳大地,处处都能感受到经验下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劲脉搏,从环境到生产,再到生活、生态的深层次重塑,“千万工程”之笔已经勾勒出山阳这片沃土的诗意栖居地。未来,山阳县将继续学习运用好“千万工程”经验,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努力绘就“全域共富、城乡和美”的新画卷。
山阳乡村的今日之景,既是深入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和美乡村的生动缩影,也是乡村全面振兴落地生根结出的累累硕果。在此过程中,山阳县如何补短板、锻长板?如何推动“千万工程”经验在山阳转化落地,打造彰显本土特色的和美乡村?近日,记者在山阳县走访多个村庄一探究竟。
“农文旅+”解锁乡村致富密码
6月12日,山阳县色河铺镇陆家湾村的温室大棚里硕果满枝,绿色藤蔓间,红黄相间的圣女果宛若一颗颗圆润饱满的宝石,色泽鲜艳,时不时有清新香甜的气息扑面而来,令人垂涎。 “现在正是圣女果的盛产期,村里种植圣女果的双层温室大棚有15个,是目前陕南最大的圣女果基地,棚内的温度、光照、水肥均可自动化调节。”陆家湾村大棚生产区厂长游伟告诉记者。陆家湾村种植的是“釜山88”圣女果,这种果子果实周期长,低温适应性强,果肉饱满,口感纯甜,同时种植人员还利用“双层大棚+电动棉被+水肥一体”来调节温度,提高果实品质,因此陆家湾村的圣女果一经推出,就饱受市场好评。
其实,之前也有当地群众自己尝试发展大棚种植,但由于技术不过关、棚温地温控制不到位等原因使得大棚蔬菜种植的经济效益不理想,因此在陆家湾村发展大棚种植产业并不被群众看好。“为了盘活大棚产业,新业态发展公司带领群众外出学习,并从山东引进高级农艺师进行种植指导,才使群众转变了思想。现在这一个棚每年可以生产6万斤圣女果,15个棚可以生产90万斤,年产值540万元,可带动周边5个村集体经济年分红58.4万元,基地带动的53户群众不仅可以领土地流转金、就业薪金,还可以参与分红,户均年增收6000元以上。”陆家湾村包村领导和雨晨说。
除了种植圣女果,基地内还有2个玻璃温棚,棚内是无土栽培的生菜、空心菜、甘蓝等常见蔬菜,品类繁多,长势良好,色泽鲜艳,观赏性极佳。“这2个观光玻璃温棚除了能为餐饮中心提供新鲜食材外,我们还围绕生产、育苗、研学等方向进一步发掘大棚功能,让游客有更丰富的游玩体验。”游伟说。图片
陆家湾村良田环绕,有着得天独厚的产业基础,除了大棚蔬菜,当地的九眼莲也颇具盛名。在夏日阳光的滋养下,陆家湾村的九眼莲基地绿水缠绕,荷叶田田,微风轻拂,满目叠翠的荷叶泛起碧波,给炎炎夏日带来了一份清凉和宁静。
“我们村盛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九眼莲,因此被誉为‘九眼莲之乡’,这也是我们村的特色产业。九眼莲基地是由村集体参股分红,总投资180万元,流转土地300亩,年可出售九眼莲30万斤,实现毛收入300万元;带动村集体经济年分红3万元,促进就近就业90人,人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陆家湾村党支部书记游魁说。 “这几年,我们在发展产业的同时,也在努力寻找新路子。”和雨晨口中的“新路子”便是农文旅融合。过去,陆家湾村以九眼莲种植、稻油轮作、畜牧养殖和劳务输出为主,近年来,陆家湾村立足资源禀赋,成立新业态发展公司,充分发挥区位、生态、空间、资源以及政策优势,将村庄规划建设成集综合服务展示、有机农业生产、非遗民俗体验、康养度假旅居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文旅康养目的地,升级产业、配齐设施、美化环境,深入推进农文旅融合,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休闲度假。“为了提升产业附加值,我们在九眼莲、大棚蔬菜等核心休闲农业区布局田野‘打卡点’30余处,让游客畅游田间,一步一景,形成一个观光打卡之地。”和雨晨说。
在荷塘的休闲步道上,前来拍照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旁边的垂钓园里,众多钓鱼爱好者静坐在岸边,远眺波光粼粼的水面,等待鱼儿上钩。鱼塘背后,一片错落有致的民宿群映入眼帘,房屋的外墙上,绘制着陆家湾村的各色田园美景,走在四通八达的石板路上,随处可见的农耕老物件,群众生产生活使用的瓢盆瓦缸,还有用柴火做的“福”字、用小青砖拼的“喜”字等艺术设置,充满了古朴文艺的气息,烟火气十足。
陆鹏以前是居住在民宿区的村民,如今他已经成了民宿的房东。“村里租了我家房屋用于打造民宿集群,不仅一年有8000元的房租,而且还把房前屋后的闲置地改造成了小菜园、小花园和小果园,道路和墙面都进行了美化,和以前乱堆乱放、杂乱无章的居住环境相比,简直是天上地下!”陆鹏说。 “这片民宿区名为‘喜柿山居’,为满足游客游玩吃住的不同需求,我们租赁了村里12户村民的闲置住房用于打造民宿集群,目前还在建设之中,预计在9月底建成民宿100间,还配套开发汉服、采摘、露营等体验新业态,预计第三产业年创收在100万元以上。”和雨晨说,为促进三产深度融合,陆家湾村还大力发展节会经济,谋划筹备垂钓大赛、汉服文化节等赛事节会,年吸引10万名以上游客,促进集体收入60万元以上,将330户群众镶嵌在产业链上。
“近年来,陆家湾村把乡村振兴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深学笃用‘千万工程’经验,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我们按照‘农田景点化、农业景观化、农村景区化’的思路,重点布局农业观光、民俗体验、民宿康养等业态设施,构造农文旅康养综合体,将陆家湾建设成集乡村旅游、田园康养、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山阳县色河铺镇镇长马蔷薇说。
以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用美景提升乡村旅游热度,以新业态形成独具特色的“农文旅+”。如今的陆家湾村,走在村美民富的坦途之上,这是陆家湾村绘就和美乡村画卷的生动实践,也是“千万工程”铿锵落地的声音。
三产融合绘就和美乡村新图景 6月12日,山阳县户家塬镇户家塬社区的千亩茶园已是一片绿意盎然,空中俯瞰,一条宽阔绵延的产业路环抱茶园,茶叶加工厂、茶园观光带、观赏栈道、观光平台次第坐落在路边,正如户家塬社区茶产业不断延展的产业链条。
“这片1500亩的茶园种植着金牡丹、黄金冠等茶叶品种,是我们陕西秦岭清雅茶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高端茶园,目前还处于生长期,预计明年即可采摘。”陕西秦岭清雅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汤谢清说。汤谢清是福建人,从事茶叶经营20多年,对于户家塬社区高端茶园的投资,汤谢清满怀信心:“山阳早晚温差大,温度、湿度等气候条件和无污染的自然环境都有益于茶叶的生长,种出来的茶口感润滑,品质高。”
3年前,汤谢清在户家塬镇开启了高端茶园建设项目,计划在户家塬镇19个村(社区)建设黄金冠、安吉奶白、金牡丹、龙井43等高端茶园1万亩。目前,已完成建园5000亩,带动3105户户均年增收3500元以上,为村集体带来50万元经济收入。
茶园建成了,群众增收了,如何让茶叶增值的收益更多?让农民的腰包更鼓?在园区建设茶叶加工厂,以茶产品加工来提升茶叶附加值,这也是户家塬社区推进三产融合发展的重要一环。“我们建成了全县最大的茶叶加工厂,配套建成茶叶技能培训中心、电商中心,构建完备的‘培训、收购、加工、销售’产业链条。茶叶加工厂引进了红茶、绿茶两条智能化生产线,可对全县茶叶进行收购、加工、包装、销售。”山阳县文化和旅游局驻户家塬社区第一书记耿杰说。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形成产业集群。产业规划、景区建设、基础配套……劲往一处使,才能出成效。对此,户家塬社区坚持统筹推进,按照“山上建基地、山下建工厂、景区周边建民宿”的思路,组建新业态公司,新建茶园配套特色酒店1个、5公里生态河堤休闲长廊、露营基地1个,规划建设高端民宿11家,社区茶山的旅游热度也不断递增,成为乡村旅游网红打卡地。
“今年‘五一’假期前,我们的山阳印象·禅茶雅舍特色酒店开始试营业,前来体验的游客络绎不绝。另外我们还接待了几批农技培训的团体,他们在我们的茶园观光,在培训中心开展学习技能培训,在酒店吃住,这样一来我们的收益就能翻倍。”汤谢清说。
随着“千万工程”大力推进,户家塬社区立足资源禀赋,大力发展茶产业,完善茶叶加工链条,提升打造多个旅游观光点,以旅兴茶,以茶带旅,形成了社区变景区、产业变景点、农房变民宿的生动局面,三产融合发展的效益显而易见:带动1246户农户通过产业基地及企业务工年固定增收1.2万元以上,37户农户发展餐饮、从事旅游产品销售等服务业年增收5万元以上,2023年社区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7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达到16.8%。
内外兼修擦亮“面子”做实“里子”
精美雅致的农村小院、宽阔平坦的乡村道路、绿意盎然的田园风光,浓郁馥香的烟火气息……户家塬镇桃园村的景象名副其实,宛如世外桃源。漫步于河岸的休闲步道上,目之所及花树相映,流水潺潺,有村民在步道边的休闲座椅上乘凉赏景,十分惬意。 “这几年村里的变化真不小,旱厕变水厕,路越修越宽,村里还建了运动场和村民广场,把我们的房前屋后都改造得像花园一样,日子是越来越舒坦了!”说起桃园村的变化,村民毛秀春打开了话匣子。
是什么原因使桃园村变得如此美丽?“我们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从农村环境整治入手,抓住‘五乱’整治这一突破口,整村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桃园村党支部书记柳礼政说。
在桃园村的民居附近,随处可见5平方米左右的“小房子”,周边还配有太阳能电池板。“这是村里建设的污水净化循环利用系统,用太阳能动力零能耗无泥工艺专利技术,采用多户连接的方式实施污水净化处理。它可以将周边4至5户居民的厨房污水、洗衣污水、洗浴污水、冲厕污水等生活污水统一收集,经过微循环系统净化的水还可以用来洗车、浇地,这既改变了村里过去污水横流、苍蝇乱飞的状况,提升了水利用率,也使村庄环境更加整洁干净。”户家塬镇桃园村驻村干部查巍说。
旱厕改造、污水治理、庭院美化、拓宽硬化入户路、修建文化广场及口袋公园……这几年,桃园村下大力气进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完成民居改造546户、户厕改造324座,新建旅游厕所2座、农村公厕1个,建设微循环污水处理系统50座,铺设污水管网2100米。实施村组道路改造提升5.2公里,拓宽硬化入户路串户路3.4公里,加固金钱河河堤2100米,治理河道3.5公里。实施庭院绿化2160平方米,栽植碧桃1万株。新建集篮球、足球于一体的600平方米运动场地1个,安装太阳能路灯120盏,新修卫生室及乡村大舞台各1个,新建文化广场及口袋公园2个、垃圾台8个,全村逐渐呈现出“家家环境优美、户户道路相连,门前栽花屋旁种菜、路边绿树成荫”的田园风光。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桃园村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的先手棋,桃园村的美丽蜕变不仅体现在“颜值”,还由表及里、内外兼修。“要维护好村庄的生态环境,还是要靠全体村民的力量。”桃园村扎实推进基层党建与人居环境整治深度融合,从细微处入手,在关键处发力,进一步加强乡村治理,让乡风“和”起来。
“我们将全村683户农户划分为19个网格,选派党员网格员19名,向群众统一发放‘党群联心卡’,围绕政策宣传、民意收集、产业发展、村容整治、矛盾调处、隐患排查等方面开展工作,有效打通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最后1米’。”柳礼政说。同时,桃园村采取“荐、评、选”的方式,定期开展“好公婆”“好儿媳”“十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五美庭院”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让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通过乡风民风的转变,进一步增强了桃园村“千万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氛围。 乡村环境美起来、兴民产业旺起来、基层治理强起来……眺望山阳大地,处处都能感受到经验下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劲脉搏,从环境到生产,再到生活、生态的深层次重塑,“千万工程”之笔已经勾勒出山阳这片沃土的诗意栖居地。未来,山阳县将继续学习运用好“千万工程”经验,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努力绘就“全域共富、城乡和美”的新画卷。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
今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机关党委落实全市机关党建工作要求,以“两提两先”创建为主攻方向,聚力实施“五五”党建举措,力求规定动作抓落实、重点工作抓突
2024-06-27 12:45:27
夏日的山阳,入目皆风景。行走在山阳县的乡间田野,可见特色产业接连成片,农家田舍干净整洁,花草树木繁茂葱茏,文明新风扑面而来,农民们惬意生活的身影勾勒着乡村生活的幸福画卷
2024-06-26 17:56:51
央视网消息: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农业农村部在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3404号建议的答复中表示,近年来,农业农村部会同财政部等部门,加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发挥
2024-06-26 14:47:50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深入学习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6月25日,石泉县文联党支部联合县科协、电商协会党支部来到包联帮扶的中池镇茶
2024-06-26 13:48:04
6月24日,由商洛市人民政府、商洛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主办,柞水县人民政府、柞水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承办的2024年商洛防汛抢险救灾综合应急演练在柞水县小岭镇常湾村举行,市委常
2024-06-26 13:36:21
6月24日在陕西省太白县咀头镇拍摄的高山蔬菜田(无人机照片)。 近年来,陕西省宝鸡市立足自身资源优势,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和技术创新,推广应用漂浮育苗、宽膜栽培、土壤改
2024-06-26 10:37:35
为更好的把南充文旅做好,做强,打造南充美丽乡村,让更多的群众走向富裕,昨日,笔者从南充市嘉陵区太阳沟谢氏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获悉,投资500余万元,回到老家世阳镇的谢涛开荒5
2024-06-26 00:19:24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