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初心 践担当丨姜飞:农机人离土地越近 和农民就越亲
每逢春耕秋收时节,延川县广袤的田野上总能听见"轰隆隆"的机器声。在这农机轰鸣的背后,有一个身影始终奔忙:他是田间地头的"指导员",手把手教农户操作新设备;是政策落地的"宣传员",把补贴红利送到群众身边;是群众诉求的"服务员",把急难愁盼化作舒心笑颜;是应急一线的"领航员",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他就是延川县农机中心副主任姜飞。从事农机工作以来,始终以"让农业更高效、让农民更轻松"为目标,用实干书写着基层农机人的责任与担当。
1.当好“技术推广员”,让先进农机“用起来”
“过去埋头苦干,如今靠‘机’吃饭,这变化多亏有姜主任!”关庄镇齐家圪塔村种植大户钟文革感慨道。他深知“技术是农业现代化的引擎”,便始终将推广农机新技术、新设备作为核心任务。面对农户“想用好农机却不会用”的难题,他组织“农机服务队”,在春耕、秋收等关键农时,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现场演示覆膜机、智能导航GPS等设备的操作技巧。三年来,累计开展“田间课堂”30余场,培训农户400余人次。同时,为了进一步满足农户对农机使用的需求,他还建立了县、镇、村三级网络平台,组建“延川农机服务交流群”。无论是农忙时节的紧急咨询,还是日常的技术交流,这个交流群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了农户们离不开的“贴心助手”,极大地提高了农机的使用效率,真正让先进农机在延川土地上“跑”出了生产力。
2.做好“政策贴心人”,让惠民红利“落下去”
“买农机有补贴,报废更新农机也有补贴,姜主任总能把政策及时送到我们手上。”永坪镇农机合作社理事长白东明的话道出了广大农户的心声。分管农机补贴工作的姜飞贴心地推出了农机补贴“预通知”,巧妙地利用农闲时间,通过微信群、经销商提前告知农户,实现补贴手续“一次性办结”,让农户切实感受到了政策的温暖与关怀。此外,他还积极推动将微耕机、旋耕机等小型农机纳入报废更新补贴目录,让小农户也能同等受益。三年来,全县累计发放农机购置补贴327.24万元,受益农户达2564户。他的辛勤付出和工作实绩得到了广泛认可,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市农机工作先进个人”。
3.架起“服务连心桥”,让群众诉求“有回响”
姜飞始终把“群众呼声”当作工作的“信号灯”,以“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的担当,在农机户与职能部门之间架起一座畅通无阻的“连心桥”。他深知,农机户的诉求往往琐碎却紧迫:春耕时农机突然“罢工”、补贴款迟迟没到账、新机具不会操作......这些看似“小事”,实则关系着一年的收成。针对农机操作技术、政策咨询等 “高频诉求”,他迅速组建 “农机技术服务队”,持续开展 “田间课堂”,并精心录制宣传资料。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和演示,让农户们 “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切实解决了他们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难题。针对补贴款迟迟不到账的问题,他不辞辛劳,通过农机购置补贴系统和一卡通系统,认真细致地进行比对核实,耐心地为农户们解答疑惑。近三年来,他接待农户50余人,累计解决类似问题50余件。他用一次次实实在在的回应,让农机户们真切地感受到“有人管、有人帮、有人办”的温暖。
4.站好“应急先锋岗”,让农机力量“动起来”
“农时不等人,农机就是'救命机',必须随时拉得出、用得上!”姜飞总是这样强调。每逢防汛抗旱、抢收抢种等农业生产的关键节点,他总是毫不犹豫地冲锋在前,勇挑重担。积极组建了由8个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组成的“农机应急服务队”,提前储备拖拉机、覆膜机、旋耕机、植保无人机、农用水泵等50多台(套)应急农机具,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投入使用,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三年间,他带领“农机应急服务队”累计参与抗旱防汛、抢收抢种等应急任务30余次,累计挽回损失超150万元。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农机人的责任与担当,让农机力量在关键时刻真正 “动起来”,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
他常说:“农机人离土地越近,和农民就越亲。”这份对“三农”的赤诚初心,这份深耕农机的担当作为,让他在枣乡大地的田埂上踏出坚实足迹。他用农机的轰鸣声奏响助农增收的乐章,以贴近土地的温度诠释着“农机人”的使命,让“情系三农、农机赋能”的答卷在春华秋实中愈发厚重。
责任编辑:李欢颜
2025-08-10 17:46:40
2025-08-07 13:23:26
2025-08-06 15:36:54
2025-08-06 15:22:37
2025-08-02 17:40:39
2025-08-02 16:54:17
2025-07-31 09:52:22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