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画银钩写风华——走近书法家张军
夜,已经很深了。一轮皎洁的明月高高地挂在天空,数不尽的星星快乐地眨着眼睛。劳累了一天的人们,都拖着疲倦的身子进入甜蜜的梦乡。但有一个人的窗前,灯光仍然亮着。他一手握着毛笔,一手拿着宣纸,在认认真真地写着什么。他时而停下笔,略有所思,时而随手在宣纸上画上几笔,再继续写。就这样,他写写看看,直到露出满意的笑容......他,就是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西部书画院院长,书法大师张军。
几十年来,已经习惯于在这静寂的夜里全神贯注地创作。他的书法作品,凝结了他毕生的心血和汗水,也成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陶冶情操的宝贵艺术品。在人们驻足观赏作品的同时,总能使人领略些什么,感悟些什么。他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和人们的喜爱,许多作品在全省、全国荣获大奖,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大师。成功只属于勤奋努力的人。他在这条书法艺术的道路上,同样经历了许许多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挫折、痛苦与无奈。让笔者带你走进他,了解他近半个多世纪的艺术创作历程吧。
走近书法家张军,仿佛就是走近了一部流动的书法史。他说:“书法,于我而言,是生命的血脉,是灵魂的呼吸。”每一次笔触落在宣纸上,都是他对生命的独特临摹,是他与古人对话的方式。
张军,这个名字,在书画界已然响亮。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这些头衔背后,是他对书法的执着与热爱。而当我深入了解他的作品与人生,更感受到那份由内而外的艺术气息。
他长期浸淫于书画创作之中,已发表艺术作品三千余篇。每一幅作品,都仿佛是他心灵深处的呐喊,是他与世界对话的桥梁。而《他坐在我面前》等三部个人专著,更是他对艺术的深度剖析与自我反思。
在众多的书法大赛中,他屡获金奖、一等奖,这是对他实力的最好肯定。而“中国书法家”这一称号,更是他多年努力的见证。
说到他的书法学习之路,不得不提他与咸阳书画界前辈的交往与学习。他从颜真卿的《颜勤礼碑》中领略到了书法的雄浑与大气,那种刚正不阿的精神深深打动了他。颜体的稳重与历史的沧桑感,仿佛都在那一笔一划中得以体现。 而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则给了他另一种启示。那种严谨与工整,那种法度与美感,让他对大唐书法的精妙绝伦有了更深的理解。
他对线条的敏感度,使得他对张旭的《古诗四帖》情有独钟。那连绵缠绕的线条,仿佛是酒后的张旭在借酒抒情,笔势如狂风骤雨,给人极大的视觉冲击力。而黄庭坚的草书中融入的篆书笔意,又让他感受到了草书的另一种韵味。他说,草书是书法中最具艺术性和情感张力的书体,那种自由与狂野,正是他内心深处所追求的。
与张军的交流,仿佛就是一次对书法的深度体验。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他对书法的热爱与敬仰。他说:“书法,不仅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是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
在他的书房里,我看到了他多年的积累与沉淀。那一摞摞的宣纸,那一瓶瓶的墨汁,都仿佛在诉说着他与书法的深厚情感。他说,每当他拿起笔,就仿佛与古人对话,那种跨越时空的交流,让他深感震撼。
铁画银钩,写尽风华。张军,这位深耕于书法领域的艺术家,用他的笔触,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书法世界。他的每一次创作,都是对生命的一次深刻体验与感悟。而我们,也有幸能够近距离地感受到他那份对书法的执着与热情。(张新玲)
责任编辑:admin
2025-07-14 17:39:02
2025-07-14 15:51:29
2025-07-13 17:50:48
2025-07-13 11:52:05
2025-07-09 08:13:30
2025-07-06 17:16:27
2025-07-04 15:56:29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