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杂志社公告 投稿来信

国际华文媒体与记者联盟发起单位

您的位置:首页 > 人物风采

山东优秀教师苏培庆爱上中医忘了家

        今年五一,大家都畅游在与家人在淄博吃烧烤的欢乐中时,优秀中医教师苏培庆仍然在他的办公室里认真研读中医书籍,我们看到了琳琅满目的书籍,表彰以及锦旗,这是对苏医生教书育人以及治病救人的鉴证。

       苏培庆,男,山东龙口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医执业医师。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先进教学管理工作者。系全国中医哲学学会会员、山东省中医文化学会和山东省脉学学会会员。先后发表论文《和谐观是中医学的核心理念》《试论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中医“治未病”的哲学思考》等近百篇。主持或参与省级以上科研课题40余项。撰写著作《中医哲学概论》《中医养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要点》《中医临床心得》等10部。主持编著《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十大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丛书》10册,计110万字。定期在牟平、莱阳、烟台、扬州、盘锦等地从事中医临床坐诊,为患者服务。积极从事中医药文化宣传工作,先后被邀请到北京、齐齐哈尔、扬州、青岛、烟台、昌邑等地做中医理论和中医养生报告100余次。

       苏培庆老师认为,要学好中医,首先要有中国传统哲学思维。例如“天人合一,取象比类”“司外揣内”“整体观念”“内景返观”等等。最重要的是要弄明白“阴阳”“五行”等哲学思想,对中医来说,这是基础的基础。否则,学中医是注定不会成功的。千万不要认为,中药知识,我都背下来;药方,我都背下来了,那我就成为中医医生了。不是的,不是这么回事儿。比如说,战场上,如果只有子弹和枪支,而没有会使用枪并且有战斗思维的人,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

       苏老师鼓励大家,要有信心学好中医。古人讲,“秀才学医,笼中捉鸡”“不做良相,便做名医”,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有一定中国传统文化基础的人,学中医是比较容易的。那些有文化,但没有机会做官的人,学起中医来,更快、更好。

       苏老师指出,一般来说,中国古代有文化的人,其以中国哲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基础非常深厚,阴阳五行等中国哲学方法论烂熟于心、渗透到血液中了。有了这些,他们干什么都是高手,学什么都很快很深透。因为,一个基本的道理是,把基本的、基础的、规律性、本质性的东西掌握扎实了,成为自身素质的组成部分,那这个人要想做什么,只要稍加专注,便可成为出色者。

       苏老师主张,开始学中医,先要在药房中学习中药知识。现代社会把中医、中药分开了。实际上,中医和中药是不分家的。在治病方面,中医是“枪”,中药则是“子弹”!二者缺一不可。所以,要学好中医,应该同时学好中药知识,甚至,应该先从学习中药知识开始。过去的中医学徒,就是先从到药房抓药,从“拉药斗子”干起,电视剧《神医喜来乐》看了吧?德福就是这样。应该说,这是个好的学医途径。

       苏老师建议,有条件的学员,去找个药房,免费帮人家干活,帮人家抓药。这样,学药、认药非常快,不超过半个月,药房的药基本上就能认识了,每味药的功效也会有基本了解(因为我们中医一般是按照功效来排列位置的,更容易分类联系记忆)。这个我深有体会,之前很难记忆的中药知识,在抓药过程中则轻而易举。

      苏老师特别强调,如果你是为了考试,那就认真学习记忆《中药学》课本内容;如果是为了行医看病,那你就不要用过多精力去背诵《中药学》课本内容,而应该主要学习《神农本草经》,最好去学习《历代本草汇编》(这是一本把历代本草精华提取出来的书)。

       苏老师要求,学中医需要慢慢来,有些知识记不住不要紧,可以在将来医疗实践中逐步掌握。积累是一个过程,善于积累特别重要。作为前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处长,苏老师重点谈了“如何正确对待学校教材(课本)内容”的问题。

       苏老师指出,现在学校的中医教学使用的教材存在不少问题。那些编写中医内科学、方剂学等教材的专家,其主观愿望是好的。他们一心一意就想把中国古代各个医家或流派的优质资源挑捡出来(类似于做快餐),供学生来学习接受,期望学生博采众长,学到中医史上的优秀成果(编写教材专家自己认为的)。但是,这样做,最后的结果却是把中医教材编写成了一个个机械组合的“怪物”——四不像。类似于把美丽的兔子耳朵、厚实的牛皮、俊俏的鹰钩鼻子、漂亮的马嘴、性感的驴唇……机械地组合在一起,制造了一个个不可能存在的“动物”。

       苏老师说,要知道,历史上的每个医家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编写教材的专家们忽视了中医学内在的思维统一性,忽视了历史上各个医家、流派思维方法、思维模式的独特性。这些教材编写者是典型的形而上学,造成的后果是及其严重的。

       苏老师指出,中医教育使用这样的教材,按照教材的思路,想直接培养出真正的中医几乎是不可能的。他认为,即使后来有些毕业生成了真正的中医,也是因为这些人“背叛”了学校教育而自我修正的结果,未必是学校教育本身的结果。

       苏老师强调,他并不是说中医的学校教育没有用处。相反,学校教育很有必要!它把学生引领到学中医的大道上,教给学生基本的知识、技能和技巧,特别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浓厚的中医氛围中健康成长。还有一点,就是学校教育是强调规范统一的,学校所教授的知识,是未来各种考试(包括执业医师证书考试)的“标准 ”答案。这一点要特别记住,你不按照课本的内容来答题,就是“错误答案”。所以,对于中医专业学生来说,还是要学好学校里教材知识的。而对于其他社会学员来说,如果是为了考取证书,也是要学习好考试大纲和复习资料的。

      经过与苏老师的交谈,也深刻的认识到了想要学好中医,干好中医,达到治病救人的目标需要医学者们持之以恒的学习之心。

      中医乃中华之瑰宝,中华民族之精髓,岐黄之术,大医精诚,悬壶济世。(戴燚 梁斐盛)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西北建设杂志社 由陕西省、安康市见义勇为基金会资助的全国见义勇为模范汪显峰安居工程住房改善项目,经两个多月的施工建成峻工入住。6月10日,省、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举行峻

2025-06-13 21:54:36

  杨恩新(1934—2022),陕西镇安人,先后在镇安县原双庙、蒿坪、熨斗等公社担任武装干部,县革委会副主任,他积极组织、发动群众兴牧造林、治坡造田、筑路引水,先后40多次被评

2025-05-23 10:15:37

  杨仁和,1922年11月生,山西定襄人,曾任商南县公安局局长、柞水县副食公司经理、柞水县法院院长等职务,1984年4月被陕西省委、省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1985年2月离休。   小

2025-05-16 13:38:28

  刘治海,1934年2月生,陕西山阳人,195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原西鹃岭大队党支部书记、五里公社党委书记,山阳县林业局、水电局副局长,县水保局局长等职务,1995年4月退休。199

2025-05-16 13:37:56

  郑强,男,汉族,中共党员,1988年12月出生,2011年6月加入消防救援队伍,大学本科学历,现任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一级指挥员消防救援衔。  消防工作15年来,他始终

2025-05-14 22:20:31

  在陕建三建集团一公司的发展中,有这样一位技术能手,他以严谨的匠心深耕行业13载,用创新的智慧突破技术壁垒,以卓有成效的管理凝聚团队力量,在每一项重大工程中镌刻下奋斗者的

2025-05-08 14:12:11

  题记:今年是杨永年逝世32周年,从本期开始陆续发表几篇怀念文章   共产党的好干部,商洛人民的好儿子杨永年书记离开我们三十几个年头了。   三十年里,你毕生热爱的商山洛

2025-05-08 14:05:21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西北建设网是《西北建设》杂志社的新闻门户网站;《西北建设网》是由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陕西省三秦市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西北建设杂志社-西北建设 ”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交流与合作

合作:029-33567925

热线:029-33567925

-:-

  • 官方微信

. . . .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957-9384 . . .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33567925 举报信箱:xbjs#vip.qq.com 西北建设杂志社客服:029-33567925

关于杂志 关于网站 招聘英才 管理团队 广告合作 章程 标签云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许可证编号:HK18005866号 @版权所有 西北建设杂志社 HK 610402020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