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李治亮:用“初心”点亮乡村振兴路
每到饭点,清涧县玉家河镇便民服务中心应则沟村的幸福院里总是热气腾腾。此时只要在村里,第一书记李治亮就会和队友李嘉懿、李良穿梭于老人中间,端菜、盛饭、问候,宛如子女回家般亲切。
“老伴去世十几年,我一个人做饭不方便,做得也不好,以前都是瞎凑合。自从李书记来了,办起了幸福院,我和村里其他老人每天都能吃上热乎可口的饭菜,心里暖得很。”76岁的村民白光明脸上洋溢着知足的笑容。
3年前,李治亮从清涧县政协被派驻到应则沟村,自此扎根村里,带领村民一步步走上振兴之路。这座幸福院由村里的废弃校舍改造而成,于2024年10月投入运行,通过“财政补助+产业反哺+社会捐助+自种食材”等多渠道保障,不仅提供日常就餐,还有生活照料、休闲健身等服务,已成为老人们安度晚年的“暖心家园”。
在幸福院的一间窑洞里,李治亮还精心设计建立了“初心坊”便民驿站,可为村民提供打印复印、物品借用、医疗检测、各类年审、矛盾调解等服务。其中,“心愿墙”采取“群众点菜、支部派工”的方式,帮助村民实现愿望。幸福院的启动、村道路灯的安装、水塔的翻修等民生工程,都是通过村民留言反映后,由驻村工作队积极协调落实的。
“李治亮看着年轻,但是有想法、会干事。”应则沟村党支部书记张世虎感慨道,“他把村里当成自己家,帮我们干了很多实事、好事。尤其让人佩服的是,他带动我们村发展了酸枣嫁接产业,让撂荒的枣林重新焕发生机,村集体经济从以前不到5万元,到去年突破了50万元。”
应则沟村土地分散、劳动力短缺、枣林大面积撂荒,这些现实困境一度让村庄发展举步维艰。面对这些挑战,李治亮没有退缩。他走访农户、深入调研,紧抓全县大力推进酸枣嫁接的机遇,最终为该村找准了产业发展的方向。
在产业发展中,李治亮创新构建了“党支部+村集体经济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模式,实现了“一地生四金”的增收成效。如今,村集体与村民合作发展了100亩酸枣产业,预计3年内收入将突破100万元。
如今,走在应则沟村,一幕幕温暖的画面扑面而来:幸福院中安坐的老人,酸枣地里忙碌的身影,明亮的路灯照耀着晚归的脚步,清澈的水流从新修的水塔中汩汩淌出……每一个细节,都在无声地讲述着改变与希望。
而这一切的背后,是这位第一书记不曾动摇的初心。“乡村振兴不是简单的项目堆砌,而是要把心贴在群众的脉搏上,让每一项政策都带着温度落地。今后的工作中,我们驻村工作队会一步一个脚印持续干,让产业更稳、民心更暖,让应则沟村民的日子越来越好。”李治亮望向远处连绵的枣林,目光清澈而坚定。
责任编辑:李欢颜
2025-09-10 08:36:13
2025-09-02 14:37:22
2025-08-31 14:48:39
2025-08-29 09:13:13
2025-08-29 09:10:23
2025-08-25 15:35:47
2025-08-22 11:22:03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