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赤子情华侨图书馆热心传播中华文化
南通赤子情华侨图书馆美国休斯敦图书漂流站里,孩子们在阅读。
“图书馆是全社会的共同财富,能惠及更多的海外侨胞,这是一件可以持续下去的公益事业。”华侨图书馆发起人、江苏省侨联原副主席镇翔说,他将继续运营好图书馆,传承好侨胞报国的赤子情怀。
为海外侨胞带去精神食粮
7月底,华侨图书馆巴西漂流站在巴西圣保罗的天天华侨教育学校揭牌,1200余册图书主要来自华侨图书馆和南通一所小学对口捐赠。
捐赠的图书中,既有“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华星书屋”的系列图书,也有很多名家名著、少儿读物,还有《温州公共外交纪实》等一批涉侨图书,更有不少介绍巴西国情的华文图书。不少图书扉页,写着捐赠者们对巴西侨胞的留言:“祝你前程似锦。”“祝同学们快乐地把这本童话读完吧!”“大千世界,书籍打开了你我相识的窗户。”
“图书漂流让祖(籍)国与侨胞的心更近了。”巴西天天华侨教育学校校长汪振宇说,“我们鼓励孩子们,从这个小小的图书馆出发,读万卷书,传承中华文化;行万里路,感受中巴交流的脉动。”
“每一本图书都满载着祖(籍)国对侨胞的关爱和祝福,寄寓着侨胞的‘赤子心’。”镇翔在视频致辞中说,海外有6000多万华侨华人、2万多所华文学校,而中文图书对海外侨胞及其“侨二代”“侨三代”而言,是非常需要但又十分稀缺的资源。因此,广大侨胞捐建了华侨图书馆,主要功能就是为海外侨胞提供中文图书阅读服务。
一批批中文书籍随着侨商的货柜远渡重洋,为海外侨胞带去丰富的精神食粮。
在科威特,青禾学堂漂流站负责人张永芳说:“这些书籍好像及时雨,漂流站已经成为我们这些游子亲近祖(籍)国、亲近中文的新方式。”
在美国旧金山,漂流站建设的推动者——硅谷美术馆馆长段昭南说:“不仅侨胞的孩子,一些别的国家孩子也来看书。很多孩子阅读中国的故事时,眼睛里充满好奇。有的外国家长分享,‘看到我的孩子们接受来自不同文化的故事,真是太棒了’。所以,漂流站的一个意义在于促进不同文化和社会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欣赏。”
……
“图书馆来源于侨胞,也必将惠及广大侨胞。”镇翔说。
汇集各界人士爱心
为什么会发起建立华侨图书馆?镇翔坦言,这和自己的生活经历有关。
镇翔生活在一个侨眷家庭。“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海外关系对我有深刻影响。”镇翔说,他的海外亲友爱国热情高涨,积极为国服务,让他颇受感染。作为南通人,他还受到著名爱国企业家、教育家张謇的影响。“我的父母希望孩子们学习张謇的爱国精神、公益慈善精神、热心创办文化公益事业的精神。创办华侨图书馆是对张謇精神的一种传承。”
退休后的镇翔下定决心,开始创办华侨图书馆,不过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最大的挑战是资金筹措困难。镇翔回忆,他发起创办的是民办公共图书馆,资金源于社会募集。一方面,他向侨界朋友介绍建设华侨图书馆的意义,邀请他们参与这项公共事业;另一方面,他带头捐款,也发动海内外亲朋捐款捐物。在他们的带动下,加入建设华侨图书馆的爱心人士越来越多。
“以民间方式传承和传播中华文化非常重要。”镇翔说,很多海外侨胞希望培养自己的子女学习汉语,阅读中文图书。他们认为,只有学会中国语言,阅读中文图书,才能更好了解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化。
谈及华侨图书馆的意义,镇翔将其总结为3个方面:一是由海外50多个国家的侨胞共同捐资建设,汇聚了侨胞爱心;二是图书馆设立了侨史资料馆和华侨文物收藏馆,记载着海外华侨的爱国史和奋斗史;三是通过海外图书漂流站,将中文图书免费送到海外。促进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同时也建立一个促进中外民间文化交流的平台。
在海外传播中华文化
与别的图书馆有所不同,每天来到华侨图书馆的除了普通读者,还有很多志愿者。他们的任务是将各界捐献的图书,整理、打包、分发到世界各地的图书漂流站。
华侨图书馆的志愿者既有退休人员,也有尚在学校的年轻人,他们来自各行各业,甚至还有残障人士。大家为了共同的公益目标走到一起,为华侨图书馆的发展无私奉献。
郑超是南通职业大学的一名志愿者。这个暑假,他和同学们整理了包括南京师范大学南通校友会在内捐赠的数百册图书。郑超说,在华侨图书馆筹建时,他们的志愿者团队就参与其中,大家十分踊跃,“志愿者既是奉献者,也是受益者。工作磨炼了我们的意志,也使我们学习到书本之外的内容。”
南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刘艳萍从事公益十多年。她说:“看到自己分装的书籍运送到海外中文学校孩子们的手里,听到他们在视频中一句句的感谢时,那是发自心底的喜悦和自豪——因为我的点滴付出,让中华文化走得更远。”
既是发起者又是志愿者的镇翔,对华侨图书馆有着深厚感情。他说:“能够在做喜欢的事情的同时,对社会、对国家有些贡献,我很开心。”
目前,华侨图书馆的海外图书漂流站主要通过与海外侨社侨团、中文学校或其他机构合作,建立内部的中文图书阅读空间。下一步,华侨图书馆将在继续扩大海外图书漂流站数量的同时,选择一些有条件的漂流站进行改造升级,建设为当地社会服务的中文公共图书馆。“华侨图书馆将和广大侨胞一道,在海外把中华文化传承下去,传播开来!”镇翔说。

受访者供图
在江苏省南通市,有一家以华侨为主题的公益民办公共图书馆——南通赤子情华侨图书馆(下称“华侨图书馆”)。华侨图书馆汇集侨界力量,由50多个国家和地区侨胞参与建设,于2019年开馆。自2021年底开始在海外设立图书漂流站以来,迄今已在56个国家设立121个图书漂流站,向海外各地图书漂流站捐赠图书近5万册。“图书馆是全社会的共同财富,能惠及更多的海外侨胞,这是一件可以持续下去的公益事业。”华侨图书馆发起人、江苏省侨联原副主席镇翔说,他将继续运营好图书馆,传承好侨胞报国的赤子情怀。
为海外侨胞带去精神食粮
7月底,华侨图书馆巴西漂流站在巴西圣保罗的天天华侨教育学校揭牌,1200余册图书主要来自华侨图书馆和南通一所小学对口捐赠。
捐赠的图书中,既有“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华星书屋”的系列图书,也有很多名家名著、少儿读物,还有《温州公共外交纪实》等一批涉侨图书,更有不少介绍巴西国情的华文图书。不少图书扉页,写着捐赠者们对巴西侨胞的留言:“祝你前程似锦。”“祝同学们快乐地把这本童话读完吧!”“大千世界,书籍打开了你我相识的窗户。”
“图书漂流让祖(籍)国与侨胞的心更近了。”巴西天天华侨教育学校校长汪振宇说,“我们鼓励孩子们,从这个小小的图书馆出发,读万卷书,传承中华文化;行万里路,感受中巴交流的脉动。”
“每一本图书都满载着祖(籍)国对侨胞的关爱和祝福,寄寓着侨胞的‘赤子心’。”镇翔在视频致辞中说,海外有6000多万华侨华人、2万多所华文学校,而中文图书对海外侨胞及其“侨二代”“侨三代”而言,是非常需要但又十分稀缺的资源。因此,广大侨胞捐建了华侨图书馆,主要功能就是为海外侨胞提供中文图书阅读服务。
一批批中文书籍随着侨商的货柜远渡重洋,为海外侨胞带去丰富的精神食粮。
在科威特,青禾学堂漂流站负责人张永芳说:“这些书籍好像及时雨,漂流站已经成为我们这些游子亲近祖(籍)国、亲近中文的新方式。”
在美国旧金山,漂流站建设的推动者——硅谷美术馆馆长段昭南说:“不仅侨胞的孩子,一些别的国家孩子也来看书。很多孩子阅读中国的故事时,眼睛里充满好奇。有的外国家长分享,‘看到我的孩子们接受来自不同文化的故事,真是太棒了’。所以,漂流站的一个意义在于促进不同文化和社会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欣赏。”
……
“图书馆来源于侨胞,也必将惠及广大侨胞。”镇翔说。
汇集各界人士爱心
为什么会发起建立华侨图书馆?镇翔坦言,这和自己的生活经历有关。
镇翔生活在一个侨眷家庭。“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海外关系对我有深刻影响。”镇翔说,他的海外亲友爱国热情高涨,积极为国服务,让他颇受感染。作为南通人,他还受到著名爱国企业家、教育家张謇的影响。“我的父母希望孩子们学习张謇的爱国精神、公益慈善精神、热心创办文化公益事业的精神。创办华侨图书馆是对张謇精神的一种传承。”
退休后的镇翔下定决心,开始创办华侨图书馆,不过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最大的挑战是资金筹措困难。镇翔回忆,他发起创办的是民办公共图书馆,资金源于社会募集。一方面,他向侨界朋友介绍建设华侨图书馆的意义,邀请他们参与这项公共事业;另一方面,他带头捐款,也发动海内外亲朋捐款捐物。在他们的带动下,加入建设华侨图书馆的爱心人士越来越多。
“以民间方式传承和传播中华文化非常重要。”镇翔说,很多海外侨胞希望培养自己的子女学习汉语,阅读中文图书。他们认为,只有学会中国语言,阅读中文图书,才能更好了解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化。
谈及华侨图书馆的意义,镇翔将其总结为3个方面:一是由海外50多个国家的侨胞共同捐资建设,汇聚了侨胞爱心;二是图书馆设立了侨史资料馆和华侨文物收藏馆,记载着海外华侨的爱国史和奋斗史;三是通过海外图书漂流站,将中文图书免费送到海外。促进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同时也建立一个促进中外民间文化交流的平台。
在海外传播中华文化
与别的图书馆有所不同,每天来到华侨图书馆的除了普通读者,还有很多志愿者。他们的任务是将各界捐献的图书,整理、打包、分发到世界各地的图书漂流站。
华侨图书馆的志愿者既有退休人员,也有尚在学校的年轻人,他们来自各行各业,甚至还有残障人士。大家为了共同的公益目标走到一起,为华侨图书馆的发展无私奉献。
郑超是南通职业大学的一名志愿者。这个暑假,他和同学们整理了包括南京师范大学南通校友会在内捐赠的数百册图书。郑超说,在华侨图书馆筹建时,他们的志愿者团队就参与其中,大家十分踊跃,“志愿者既是奉献者,也是受益者。工作磨炼了我们的意志,也使我们学习到书本之外的内容。”
南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刘艳萍从事公益十多年。她说:“看到自己分装的书籍运送到海外中文学校孩子们的手里,听到他们在视频中一句句的感谢时,那是发自心底的喜悦和自豪——因为我的点滴付出,让中华文化走得更远。”
既是发起者又是志愿者的镇翔,对华侨图书馆有着深厚感情。他说:“能够在做喜欢的事情的同时,对社会、对国家有些贡献,我很开心。”
目前,华侨图书馆的海外图书漂流站主要通过与海外侨社侨团、中文学校或其他机构合作,建立内部的中文图书阅读空间。下一步,华侨图书馆将在继续扩大海外图书漂流站数量的同时,选择一些有条件的漂流站进行改造升级,建设为当地社会服务的中文公共图书馆。“华侨图书馆将和广大侨胞一道,在海外把中华文化传承下去,传播开来!”镇翔说。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
大型民族管弦乐《雄安》,是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2024年度传播交流推广项目,文化和旅游部2022-2023年度“时代交响”创作扶持计
2024-08-12 12:49:27
南通赤子情华侨图书馆美国休斯敦图书漂流站里,孩子们在阅读。受访者供图 在江苏省南通市,有一家以华侨为主题的公益民办公共图书馆——南通赤子情华侨图书馆
2024-08-12 12:44:26
一边是虚拟现实、AI技术、人机交互、3D打印,一边是陕北民歌、羌族刺绣、杖头木偶戏……在2024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上,创新科技与民俗文化一同“
2024-08-12 12:39:14
学会七代西安开,
八月九日喜讯来。
炜评荣任新会长,
三秦诗词再上阶。
商洛家乡添豪迈,
商山诗社情满怀。
文化绿洲生诗采,
山花烂漫春常在。
《赞江西安远联》
览云遮岚罩三百
2024-08-12 12:34:04
擦菜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菜肴呢?不妨来角落湾亲身探寻与品味。 ————题记 近些年来,创新湘菜的涌现,为湘菜的领域拓展了深度与广度,亦开启了湘
2024-08-11 23:14:05
初冬的阳光温润的洒落在明德门的城墙上。金黄的银杏叶明闪闪的把冬天的色彩点亮;枫叶昂扬着冬的浪漫;槐树、榆荚迎着微风轻轻摇曳……。漫步在古城墙上,就想这
2024-08-11 23:13:35
民国大华纺织厂遗址 (1)大华纱厂历史溯源
大华纺织厂是石家庄大兴纺织厂在西安投资兴建的,于1934年着手筹建,1935年开始兴建。初名为“大兴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厂&
2024-08-11 23:10:58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