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杂志社公告 投稿来信

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旅游

以勤俭节约之笔,绘就八项规定新画卷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节约,这一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美德,在新时代被赋予了更为深刻的内涵与使命。中央八项规定中“要厉行勤俭节约”的明确要求,如同一座灯塔,照亮了党风政风建设之路,引领着全社会向着节约型社会大步迈进。它不仅是对优良传统的坚守,更是党在新时代应对新挑战、展现新作为的重要遵循。
  一、历史镜鉴:勤俭节约铸就辉煌篇章
  回顾历史,勤俭节约始终是中华民族屹立不倒的精神支柱,也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关键力量。古有汉文帝刘恒,他在位期间,厉行节俭,宫殿、园林、车骑仪仗等都力求简朴,甚至连为自己修建陵墓时,也要求不许用金、银、铜等贵重金属装饰,只用瓦器。正是这种节俭之风,使得国家积累了财富,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些历史事实充分证明,勤俭节约是战胜困难、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它能凝聚人心,激发斗志,让我们在困境中砥砺前行,在顺境中保持清醒,不断开创辉煌业绩。
  二、时代审视:奢靡浪费侵蚀发展根基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奢靡之风也影响了社会风气。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在餐饮行业,“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也与我国资源相对短缺的国情背道而驰。奢靡浪费不仅消耗了大量的社会财富,还腐蚀了人们的思想,败坏了社会风气,削弱了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如果任由这种风气蔓延,必将严重影响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三、八项规定:勤俭节约的时代号角
  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如同一剂猛药,直击奢靡浪费的要害,为全社会树立了厉行勤俭节约的鲜明导向。八项规定实施以来,从“舌尖上的浪费”到“车轮上的铺张”,一系列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治。公务接待更加规范,办公耗材明显降低,勤俭节约成为各级党政机关的工作新常态。
  八项规定的实施,不仅使党风政风为之一新,也带动了社风民风向上向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自觉践行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光盘行动”成为时尚,绿色出行、低碳生活深入人心。在全社会营造出了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浓厚氛围。
  四、未来展望:让勤俭节约成为永恒底色
  踏上新征程,我们面临着更加艰巨的任务和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汇聚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
  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时刻牢记党的宗旨,保持清醒头脑,坚决抵制奢靡浪费之风。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以实际行动践行八项规定精神,为全社会树立榜样。
  中央八项规定中厉行勤俭节约的要求,是我们党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对现实问题的有力回应,更是对未来发展的长远谋划。让我们以八项规定为指引,将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融入血脉,化作行动,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以艰苦奋斗之姿,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篇章。(吴堡县宋家川街道办——武婷婷)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
  2005年4月26日,熊耳山村支部、村委会与商州区作协联合举办了熊耳山遇见文学联谊采风活动,来自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咸阳市淳化县、渭南市合阳县、商洛市,内蒙古自治区鄂尔

2025-04-27 17:20:54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节约,这一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美德,在新时代被赋予了更为深刻的内涵与使命。中央八项规定中“要厉行勤俭节约&rdqu

2025-04-27 17:20:25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既要保护有形的村落、民居、特色建筑风貌,传承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要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民族特色在利用中更加

2025-04-27 17:19:47

《反什麼反·426·戰什麼戰》 今天 2025/04/26 國民黨 號召了“越多越好”的群眾 上凱道·426·總動員 打出政治標語 《反緑共·

2025-04-27 17:05:06

几个老头老太婆, 围着八仙板凳坐。 翻出阵年糗闻事, 笑掉假牙滿地摸。 清明茶叶溢香沫, 闲话越嚼越开锅。 腌菜伴饭也乐呵, 笑引白鹤落饭桌。

2025-04-27 14:37:36

  军人为了国家牺牲了自己的青春;牺牲了自己的花前岁月;牺牲了与亲人的相伴;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牺牲意味着奉献,正是因为他们默默地奉献,国家才会有如今的美好。每个军人从穿

2025-04-27 10:29:47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

2025-04-27 10:28:57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西北建设网是《西北建设》杂志社的新闻门户网站;《西北建设网》是由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陕西省三秦市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西北建设杂志社-西北建设 ”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交流与合作

合作:029-33567925

热线:029-33567925

-:-

  • 官方微信

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国家食品经营许可证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957-9384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33567925 举报信箱:xbjs#vip.qq.com 西北建设杂志社客服:029-33567925

关于杂志 关于网站 招聘英才 管理团队 广告合作 章程 标签云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国家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18005866号 @版权所有 西北建设杂志社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