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新逐绿 打造“产业森林”——商洛按下重点项目建设“加速键”
商洛电厂二期、比亚迪240万车付气体发生器等121个省市重点项目加快实施;
西十、西康高铁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有序推进;
高铁商洛西站、山阳站、漫川关站、镇安西站顺利封顶;
……
秦岭腹地,一座以生态为底色、以项目为引擎的城市加速崛起。
近年来,商洛市切实提高高质量项目建设质效,一批新项目、好项目、大项目落地开花。2024年投资增长15%,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优化“软环境” 锻炼“硬实力”
4月2日至9日,镇安县开展“集中审批周”活动,前来办理项目的业务人员毛浓槐说:“原本要跑多个部门,耗时近1个月的审批,现在3天就办完了。”
镇安县发展改革局设立“一站式”审批专区,现场对申报材料齐全的项目实行“即来即审、即审即批”。针对土地、文勘等高频难点事项,镇安县自然资源局、文旅局分别成立专项工作组,建立“清单式”交办台账。
“通过分类交办机制,我们将用地预审等环节纳入‘绿色通道’,审批效率提升60%。”镇安县自然资源局干部王鹏介绍。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在项目洽谈过程中,商洛高新区帮助我们注册了新公司,还积极对接相关金融机构为我们争取到基金支持。”领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态合作部部长周琪说。
作为商洛市工业经济的主战场,商洛高新区探索践行“园区企业招商联合体”理念,不断提升招商引资吸引力。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滋养着这座山城。
今年一季度,商洛经营主体增速实现“开门红”。截至3月24日,新登记经营主体4709户,增速11.61%,累计经营主体达15.84万户,同比增长5.75%,增速居全省首位。
保护“含绿量” 提升“含金量”
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尾水零排放。在商洛市商州区三岔河镇黄鱼沟村,一座智慧渔业工厂通过数字赋能,推动冷水鱼产业智慧、绿色发展。
作为全市首个智慧渔业工厂,三岔河镇冷水鱼智慧渔业工厂项目引进国内设施渔业领域最先进的鱼菜共生4.0智慧养殖系统,成为商洛加快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范例。
“4.0智慧养殖系统通过生态智能设计,实现鱼菜共生。”国渔三岔河水产养殖示范园负责人赵海蒙介绍。
以“智”赋能、以“新”引领、向“绿”而行,商洛不断刷新绿色低碳项目建设“进度条”。
投资105亿元的镇安月河抽蓄电站建成投产,投资107亿元的柞水曹坪抽蓄电站推进建设……2024年,商洛在清洁能源领域实现突破性布局——这些超级“绿色充电宝”为商洛建设全国最大的蓄能储能产业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培育“全链条” 打造“强引擎”
4月14日,在位于山阳县的陕西砺冰拉米拉热能技术有限公司车间的一条全自动化焊接生产线上,机器人正焊接公司最新研制的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
“山阳的电子信息及智能制造已经形成集群优势,我们落户这里,可以找到同样研究生产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上下游企业来合作。”公司总经理胡炜说。
近年来,山阳县积极开展“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16家电子信息企业正常生产,电源制造、触控显示、智能家居和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生产应用四条产品链初步建成,产业集群优势逐渐显现。
在商南县年产10万吨高纯工业硅项目现场,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为了做大做强硅产业链,我们谋划了年产10万吨高纯工业硅项目。”商南中剑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蔡华宪介绍。
该项目所在的商南县硅科技产业园也正加快建设,打造“硅石—高纯硅—太阳能级多晶硅—铸锭切片—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分布式光伏发电”光伏全产业链。
近年来,商洛全面发力打造重点产业链群,促进项目集成、企业集聚、产业集群,以高质量项目推动众多产业实现“从0到1”“从1到N”的新突破,培育欣欣向荣的“产业森林”,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实体经济支撑。(李山林 荐)
西十、西康高铁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有序推进;
高铁商洛西站、山阳站、漫川关站、镇安西站顺利封顶;
……
秦岭腹地,一座以生态为底色、以项目为引擎的城市加速崛起。
近年来,商洛市切实提高高质量项目建设质效,一批新项目、好项目、大项目落地开花。2024年投资增长15%,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优化“软环境” 锻炼“硬实力”
4月2日至9日,镇安县开展“集中审批周”活动,前来办理项目的业务人员毛浓槐说:“原本要跑多个部门,耗时近1个月的审批,现在3天就办完了。”
镇安县发展改革局设立“一站式”审批专区,现场对申报材料齐全的项目实行“即来即审、即审即批”。针对土地、文勘等高频难点事项,镇安县自然资源局、文旅局分别成立专项工作组,建立“清单式”交办台账。
“通过分类交办机制,我们将用地预审等环节纳入‘绿色通道’,审批效率提升60%。”镇安县自然资源局干部王鹏介绍。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在项目洽谈过程中,商洛高新区帮助我们注册了新公司,还积极对接相关金融机构为我们争取到基金支持。”领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态合作部部长周琪说。
作为商洛市工业经济的主战场,商洛高新区探索践行“园区企业招商联合体”理念,不断提升招商引资吸引力。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滋养着这座山城。
今年一季度,商洛经营主体增速实现“开门红”。截至3月24日,新登记经营主体4709户,增速11.61%,累计经营主体达15.84万户,同比增长5.75%,增速居全省首位。
保护“含绿量” 提升“含金量”
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尾水零排放。在商洛市商州区三岔河镇黄鱼沟村,一座智慧渔业工厂通过数字赋能,推动冷水鱼产业智慧、绿色发展。
作为全市首个智慧渔业工厂,三岔河镇冷水鱼智慧渔业工厂项目引进国内设施渔业领域最先进的鱼菜共生4.0智慧养殖系统,成为商洛加快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范例。
“4.0智慧养殖系统通过生态智能设计,实现鱼菜共生。”国渔三岔河水产养殖示范园负责人赵海蒙介绍。
以“智”赋能、以“新”引领、向“绿”而行,商洛不断刷新绿色低碳项目建设“进度条”。
投资105亿元的镇安月河抽蓄电站建成投产,投资107亿元的柞水曹坪抽蓄电站推进建设……2024年,商洛在清洁能源领域实现突破性布局——这些超级“绿色充电宝”为商洛建设全国最大的蓄能储能产业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培育“全链条” 打造“强引擎”
4月14日,在位于山阳县的陕西砺冰拉米拉热能技术有限公司车间的一条全自动化焊接生产线上,机器人正焊接公司最新研制的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
“山阳的电子信息及智能制造已经形成集群优势,我们落户这里,可以找到同样研究生产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上下游企业来合作。”公司总经理胡炜说。
近年来,山阳县积极开展“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16家电子信息企业正常生产,电源制造、触控显示、智能家居和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生产应用四条产品链初步建成,产业集群优势逐渐显现。
在商南县年产10万吨高纯工业硅项目现场,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为了做大做强硅产业链,我们谋划了年产10万吨高纯工业硅项目。”商南中剑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蔡华宪介绍。
该项目所在的商南县硅科技产业园也正加快建设,打造“硅石—高纯硅—太阳能级多晶硅—铸锭切片—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分布式光伏发电”光伏全产业链。
近年来,商洛全面发力打造重点产业链群,促进项目集成、企业集聚、产业集群,以高质量项目推动众多产业实现“从0到1”“从1到N”的新突破,培育欣欣向荣的“产业森林”,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实体经济支撑。(李山林 荐)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
火车站俯瞰图
火车站正面图 4月15日,一面写着“独具匠心铸就人民幸福城·巧夺天工不忘为民宗旨意"的锦旗,从中国铁路西安局安康火车站送到了市市政园林处。
2025-04-22 10:38:04
商洛电厂二期、比亚迪240万车付气体发生器等121个省市重点项目加快实施;
西十、西康高铁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有序推进;
高铁商洛西站、山阳站、漫川关站、镇安
2025-04-18 17:56:30
4月15日,在外打拼归来的周尊云通过安康火车站地下通道的自动扶梯后,迫不及待地与朋友分享愉悦的体验感。
“现在出站回家再不用扛着行李爬楼梯了。火车站变化实
2025-04-18 10:18:39
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及“整治城镇燃气安全问题”具体实事工作要求,4月17日下午,商洛市城市管理局召开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2025年任务
2025-04-17 17:24:10
为认真贯彻落实2025年全市城市管理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持续巩固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落实办好群众身边实事工作要求,不断提升干部业务素质和便民服务热线工单办
2025-04-16 22:08:58
近年来,山东省聊城市社会组织数量持续增长,门类齐全、层次分明、覆盖广泛的社会组织体系已初步形成。截至2024年底,全市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总数达2539家,市级社会组织类型包
2025-04-15 13:59:50
近日,市发改委、市城管局、市市场监管局根据中央和省级有关政策规定,联合专门下发《通知》,对全市管道燃气特许经营管理工作进一步作出规范,强化全链条管理,严防管道燃气领域
2025-04-15 09:26:13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