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杂志社公告 投稿来信

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旅游

简评《文字一种传天外  谷雨惊得神鬼来》一文

       这里,我毫不过分地说:“袁银波的《文字一种传天外  谷雨惊得神鬼来——陕西白水谷雨联合国中文日活动纪实》(以下简称《谷雨》文)是一篇佳文。银波用文学手法,以诚挚深情、清莹秀美之笔如诗如画、如泣如诉,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国文字的创造、发展、沿革和未来趋势,文中故事引经据典,优美动人,它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读后能给人以传道解惑、醍醐灌顶之悟,其奇闻妙笔,深刻寓意,应是难得的教科书级别的杰作,真是神来之笔。特别是在当前,西方文化疯狂入侵,各种毒教材泛滥成灾,对此,不少人并没有清醒认识,他们还在蔑视中华文化,推广西方文化,其实他们不自觉的起了为虎作伥、助纣为虐的作用。银波的这部作品,不失之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这篇文章,不仅文字内容丰富,思想内涵深厚,观察角度新奇,而且写作手法十分独特。就其写作手法而言,可以用“风轻云淡、行云流水、神来之笔、出神入化”这16个字来概括。
        看,文章的开头,他先概述了“神鬼之说”,看似在作“政论”,实则饱含哲理。接着,他便从田晖车接自己写起,十分平常的情节,却已隐含深意,即在告白群众团体举办社会活动的艰难。我本是这次活动的主要组织者之一,本来为自己不能前往白水参加这次活动而深表遗憾,但是,银波的“甚至连这次活动的总策划、总设计师权裕老师都未能参加”这点文字,使我感同身受,得以慰藉。接着,银波写到他给小谭赠书,在写到小谭时,他说小谭“用现在时髦话叫美女,只不过她更出众一些”,即以十分简练而幽默的语言,把她的美丽漂亮、聪明好学刻画了出来,这比那些使用精妙之语、赞美之词来夸赞美丽强了许多。而他的赠语中,也写到“但是以后,推广华语、普及汉字的重任,就落在你们这些年轻人肩上”,把看似与主题无关的赠书,与文章所要记述的谷雨节活动紧紧联系起来,风轻云淡之间展开记述描写,足以见其构思之奇妙了。而他文章的结尾,也采用同样的手法,以对元定的采访来结尾。妙就妙在,他后来又增加了仓颉造字台放鸽,而和平鸽巧落造字台这一趣事,自然增加了文章的生动和情趣。
       当然,以下所写即为整个“四仪九规制”非遗展演,同是写白水的谷雨活动,但作者笔下的活动,与他人笔下的活动描写大是不同:这里有花,但它是鲜的花;这里有水,但它是活的水;这里有酒,但它是香的酒;这里有人,但他是动的人……对于类似这样的大型活动,能把人物写得如此生动,场面写得如此鲜活,仪式写得如此灵动,这在我所举办过的记述大型活动的文章中并不多见,真可以说是行云流水了。这也好像照相一样,对于某一个画面的摄取,大家都在拍照,但选取的角度不同,大多数人拍出的只是普通的照片,而银波却拍出了艺术照。
        所谓神来之笔,银波在此文上篇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他竟然梦见了仓颉,他竟然与仓颉对起了话,仓颉还为他赐了灵感……对此,我曾问过银波:“这是真的吗?”他说:“是真的,但是梦中,我与仓颉并无那么多对话。”可是他那“仓颉赐灵照”却是真的。对此,大多的人都无合理的解释。可银波还有这样一种理解:“对于此照,我一直觉得确是仓颉给我赐灵了。即使没有,我也有一种精神寄托,因为这十几年来,我发表了200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连我自己都感到奇怪。即使按孔子的观点也能解释通,我当初祭祀仓颉的时候,是以一种十分虔诚的态度,觉得仓颉就在我的眼前。后来,我便认真阅读仓颉、研究仓颉、书写仓颉。”单就此文而言,我认为,银波他阅读仓颉如此之广,研究仓颉如此之深,书写仓颉如此之妙,是少有人及的,这岂不是神来之笔吗?最为难得的是,当银波给仓颉叩头上香时稍有犹豫时,田晖提醒他上香要花自己的钱,他当时却想自己的政治身份、自己的主义信仰,想自己这样做会不会“犯错”?如此细节,如此刻画,如此描写,绝了!本来,我初见银波这一文章命题的时候,唯恐他将一篇十分严肃的文章,写得“神神鬼鬼”起来,可他竟能如此展示、如此表现、如此幽默,轻描淡写之间,将一切敏感和难题都化为乌有,这不是神来之笔又是什么呢?
       最后再说出神入化,记得我曾对银波说过:“张喜芹、韩建璋这两个人不错,对咱们协会支持很大,你在文章里面可表扬一下他们。没想到,银波在文章里借以鹿羔馍,便把这广告做活了,把张喜芹和韩建璋都表扬了,也够绝了。再是3月26日赵永安总裁的午宴、3月28日祭祀活动、谷雨节的大型活动,银波他都信笔写来,娓娓道来,不慌不忙,不紊不乱。用银波的话说:“现在人们都喜欢快餐文化,我却写了长达几万字的文章,有人会觉得啰嗦……”其实他的文章,才真正是一道大餐:白水文化的大餐,渭南文化的大餐,仓颉文化的大餐,中华文字文化的大餐。在此文修改期间,我转给有关专家学者看。他们无不一一读完,赞叹不已。中国中西部公共关系协会、翻译协会共同体创委会主席吴晓云教授说:“陕西是华夏风水宝地,数载王朝圣洁皇都,人杰地灵,文贤雅士辈出,孕育文魁先哲,书写独领风骚的绚烂缤纷的夺人眼福的祭奠华章。谨向虔诚先秦非遗文化传承的文化智者袁银波大师勤勉笔耕硕果丰沛的伟绩,致以诚挚敬意,对您坚毅奋为弘扬文化自信的人格魅力深致赞佩!”西安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资深编辑记者冀欣说:“袁老师的文章文采斐然,非常传神,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白水谷雨联合国中文日活动的所见所闻,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现代活动的热烈氛围展现得淋漓尽致。文章中对仓颉造字的传说、祭祀仪式的描绘细腻生动,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之后的论述更是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深刻的文化考量。”同时,对于此文,冀欣还提出了不少中肯的意见。对于意见,银波都耐心听取,一无遗漏,这不能不是他的一个优点,他每写一文,每改一稿,不论是谁的意见,都会虚心听取,认真修改,即使有些过激的意见也不会反感,能妥善处理。
       由银波的《谷雨》文,我不能不想到他去年所写的《老秦人东行取经记——“陕西公关”参加鹿邑老子诞辰2595周年祭拜活动侧记》(以下简称《东行记》)和《老秦人西行取经记——“陕西公关”参加陇西世界李氏文化发展大会侧记》(以下简称《西行记》)。这两篇文章,总计长达7万余字。《东行记》呢?前有引题,后有尾声,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为“东行,东行,前往鹿邑去朝圣”,中篇为“朝圣,朝圣,鹿邑正见紫气盛”,下篇为“洛阳,洛阳,秦人乡党见乡党”。《西行记》也一样,前有引题,后有尾声,与《东行记》略有不同的是,此文是以A、B、C三篇来命小标题的。A篇为“西安,宝鸡,秦之根究竟在哪里”,B篇为“李家,龙宫,万众聚集把祖祭”,C篇为“威远,松林,李氏宗亲圆梦回”。且先不说这两篇文章总体写得如何,单是他所命的这些小标题,就已经很吸引人了。我记得,当我让银波写《东行记》的时候,他欣然答应了。后来,他圆满完成了写作任务。正是由于银波的这篇文章,使得鹿邑老子诞辰2595周年祭拜活动的影响,比任何一年都大。又因为他的《西行记》,也使陇西世界李氏文化发展大会产生了巨大影响。陇西县县委书记祁雪峰看到此文以后这样评价:“您来陇西一趟,胜比我们三年。其实何止三年,有多少个三年,未必像您研究的这般清晰。非常佩服,欢迎常来指导。”其之评价,何其高矣!而那次,我们不但去了陇西,又去了临洮,参加了“李氏宗亲古陇西(今临洮)寻根暨文化交流活动”。而那次活动之后,银波又创作了一组五章散文,分别为:洮河,流淌在我心中的河;奇石,雕刻在我心中的石;木子,那些永远姓李的石;巨人,停留在我心中的谜;长城,屹立在我心中的城。对于此文,网友竞相评介,好评如潮。西北建设杂志许衙评总编说:“读此文,能使人在阳光下透过岩层洒落下来的斑驳影子里,窥见千年前那段凄凉悠远的岁月。”深圳科技文化创新产业促进会赵文利会长说:“看见那些怪异形态的岩石,在时光中静静聆听着岁月琐碎轻吟浅唱。”临洮著名学者张育麟说:“阅罢此文,面对李氏文化展现的奇石之美,我心中充满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敬畏和赞美。”新疆乌鲁木齐市一位教师汪富丽家在甘肃陇西,她说:“跟随美文,我们来到长城西端终点,感受历史的厚重与巨人传说神秘。”临洮李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李柏义说:“虽然我身在临洮,但真正感受到临洮如此之美,是读罢美文之后,才深感洮河水波荡漾,奇石点缀其间,真是如诗如画、令人如痴如醉啊!”临洮李氏文化研究会会长李柏龙说:“那奇石之美,作者写到了;那奇石之语,作者悟到了;那奇石之心,作者也看到了。这组美文,不仅表现了奇石之美,也写出了我们玩石人的心声。”众多网友都能认真阅读美文,多有精彩评论,这足以可见此组散文是深受读者喜爱的。以致于,当银波最初对李柏龙会长谈自己欲创作《古临洮的吟唱》这组散文构思后,李会长无比激动,便亲自开车,长驱1200余里,一直把银波从临洮送至西安,一路交流,提供素材,为文章增色不少。
       记得,在撰写发表了《东行记》之后,我想让银波再写《西行记》时,曾对他说:“这是你第二篇宣传李氏文化之作,那么你的《西行记》,可一定要超过《东行记》哟!银波笑了笑说:“争取吧!这写作同跳高运动员一样,一米以下的高度,一般人都敢跳,两米以下的高度,一般运动员都敢跳;两米以上的高度,就很少有人敢跳了,特别是到了2.45米这个极限高度,就很难有人突破了。所以,标杆可以一次次升高,但升到一定高度以后,调高运动员就难以逾越了。写作也是这样。不过,我一定努力,一定努力。”有得上次我们那样一种对话,这一次我让银波撰写《谷雨》文时,只能在心里默默地说:“愿银波的《谷雨》文,既能超过《东行记》,又能超过《西行记》。”可他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地接受了这一写作任务。但是他在心里,已经把写作标尺定在了更高的角度上。而事实上,他的《谷雨》文,是远远超过了《东行记》和《西行记》的。
       有人曾开玩笑问我:“袁银波给你们公关协会写了那么多文章,你们给了他多少稿费?”我说:“一分未给。不但一分未给,他还是倒贴着钱把文章发表在杂志上。”有人不信,但这是真的。正如银波文章所写的那样:我们群众团体办事,“没有条件,没有资金,不被看好,不被理解。”但是,“我们聘请的是国内以至国际上一流的专家学者,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事业,我们瞅准的是百年以后依然伟大世人继续为之奋斗的目标。”这正是我们赔钱费力花功夫从事这些事业的原因,也是袁银波老师写作长文妙章分文不取却大写特写的主要原因。
 
(作者系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合作发展促进会副会长、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原副会长、《中国公共关系大百科全书》编委会副主任、副主编、《公关世界》杂志社顾问、《陕西省人物年鉴》顾问、高级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五一前夕”,扶风县午井镇九官村红白理事便民服务厅,热闹非凡非凡,一对新人在此举办了温馨浪漫的婚礼,吸引了众多的客人和群众,这场婚礼不仅见证了新人的幸福时刻

2025-05-06 09:12:38

这里,我毫不过分地说:“袁银波的《文字一种传天外 谷雨惊得神鬼来——陕西白水谷雨联合国中文日活动纪实》(以下简称《谷雨》文)是一篇佳文。银波用文学

2025-05-04 21:22:20

深圳,2025年5月1日 ——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当天,深圳市殡仪馆大礼堂庄严肃穆,社会各界人士齐聚于此,共同送别新中国首位女副总理、全国劳动模范吴桂贤同志。其

2025-05-04 21:13:49

截止2025年4月29日,由咸阳老街文化旅游发展中心、渭城区老科协联合举办的“走进咸阳老街,宣传老街文化”主题活动,经过三个多月来的活动开展,于近日落下帷幕。

2025-05-04 13:57:58

山谷槐林溢芬芳,蜂鸣酿蜜正繁忙。4月30日,“槐香五月天,蜂拥野河山”宝鸡市扶风野河山文化旅游季在野河山生态旅游景区盛大拉开帷幕。 扶风县人大常

2025-05-02 16:50:31

——追求创造人生的意义和目的“讯报在手,掌握资讯 2025年4月27日上午共工新闻社印尼分社龚全元带领何品忠、陈雄、张阿周前往印尼苏北棉兰拜访印尼华文报《

2025-05-02 11:24:09

其一 木植荊河天地广, 意诚宾朋遍八方。 世新犹念榫卯巧, 家居实木工艺良。 开局高点迈大步, 业迎众望俏市场。 志拔秦岭取北方, 庆典齐心创辉煌。 其二 木秀于林作良器, 意气风

2025-05-01 16:22:15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西北建设网是《西北建设》杂志社的新闻门户网站;《西北建设网》是由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陕西省三秦市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西北建设杂志社-西北建设 ”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交流与合作

合作:029-33567925

热线:029-33567925

-:-

  • 官方微信

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国家食品经营许可证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957-9384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33567925 举报信箱:xbjs#vip.qq.com 西北建设杂志社客服:029-33567925

关于杂志 关于网站 招聘英才 管理团队 广告合作 章程 标签云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国家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18005866号 @版权所有 西北建设杂志社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