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北欧(一)——从奥斯陆的雕塑到皇后岛的风
北欧于我而言,既遥远又神秘。潜意识里对它的印象,多与瑞典相关——皆因诺贝尔奖的分量,这也难怪,多年来总揣着个念想:要去北欧走一趟,看看那里的风土人情,瞧瞧这“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度”究竟是何模样。终于在8月25日,同几位老友结伴,踏上了北欧之行,圆了这份藏了许久的梦。
北欧,像片被上帝轻吻过的净土。这里不仅有童话般的风光,更有直抵灵魂的静谧吟唱——纯洁、极简,又与自然相融共生。无论是“千湖之国”芬兰、“冰火之国”冰岛,还是“童话之国”丹麦、“诺贝尔之国”瑞典、“峡湾之王”挪威,每一处都让人念之再三。 北欧,是丹麦、挪威、瑞典、芬兰、冰岛及其附属领土的统称,地域涵盖欧洲北部五国及实行内部自治的法罗群岛。它西临大西洋,东连东欧,北抵北冰洋,南望中欧,总面积逾130万平方千米。地形以台地和蚀余山地为主,冰蚀湖群、羊背石、蛇形丘、鼓丘交错分布,是其独特的地貌标识。气候上,北欧绝大部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酷寒,夏季短促凉爽;冰岛、挪威北部属寒带气候,丹麦及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南部则属温带海洋性气候。
8月25日,我们一行于9点半从宝鸡出发,前往咸阳机场;傍晚5点左右抵达北京,因次日凌晨3点才转机,便趁这8个小时的空闲,乘出租车去了中粮·祥云小镇。小镇距北京机场8公里,是个集购物、餐饮、娱乐于一体的休闲去处。抵达时天已渐黑,夜晚的祥云小镇灯火如昼,沿街饭店鳞次栉比,我们择了家北京烤鸭店,算是尝了口京城的味儿。夜里11点,带队导游在机场6号门将来自各地的29名游客聚到一起,细细叮嘱了此行的注意事项。26日凌晨3点,我们搭乘海航HU769航班,飞往挪威首都奥斯陆。飞机穿行9小时,到达奥斯陆机场。踏下舷梯的那一刻,霍尔门科伦山骤然撞入眼帘——苍山如诗,绿海轻吟,每一缕风都裹着海的柔情与山的坚韧。这座城市就静卧在山海之间,旖旎与雄浑在此交响。
挪威,像颗遗世独立的明珠,正缓缓散着独特的光。这个国土面积38.5万平方公里、人口559.4万的国家,位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它被称作“千岛之国”“山国”“林国”,以壮丽的峡湾、如画的小镇与神秘的北极光闻名,独特的地理位置,给了它壮美的自然景观与浓郁的人文风情。
最初知道挪威,是因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听说作者写这本书时,常听甲壳虫乐队的同名歌曲,便以此为书名,书也随歌名一同传遍世界。在人们的印象里,挪威或许是深邃的峡湾蓝,纯净得让人沉醉;或许是梦幻的极光绿,像天际遗落的绮梦;或许是热烈的国旗红,在国庆日点燃全民的欢喜;又或许是童话般的彩色小房子,将卑尔根、奥勒松等城市衬得格外明媚。多种色彩交织着,绘就了挪威独有的画卷。 一、奥斯陆:雕塑与风的私语 我们的挪威之行,首站便是其首都——奥斯陆。这座城市坐落在南部沿海峡湾的尽头,既有现代化都市的繁华,又藏着历史的温润。此行未穿城而过,而是从机场直奔维格兰公园。这公园又称“人生旅途公园”,得名于挪威雕塑大师古斯塔夫·维格兰。公园占地近50公顷,是全球最大的单一艺术家创作雕塑公园。一踏入园内,便似走进了艺术的殿堂:192座裸体雕塑错落分布,共650个人物雕像,皆由铜、铁或花岗岩制成,是维格兰耗费二十余年的心血之作。
沿公园中轴线前行,最先撞见的是“生命之桥”。桥两侧的58座青铜雕像,将男女老少的生活百态刻得栩栩如生:有尽情舞蹈的欢乐,有谈情说爱的甜蜜,其中最惹眼的是《生气男孩》——小朋友因父母亲热未顾上自己,便张臂、提肩、握拳、跺脚地大哭,那模样憨态可掬,让人忍俊不禁又心生怜爱。穿过“生命之桥”,便到了“生命之泉”。泉水中心,6个巨人合力托着蝶形水盆,泉水从盆中漫溢而出,像在诉说生命的生生不息。池子周围的墙体上,有20座两米多高的雕塑,刻画着约会、亲昵、望树等场景,静静演绎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公园的核心是“生命之柱”。这根高17.3米的石柱,由一整块巨石雕刻而成,上面塑着121个人物——他们相互簇拥、奋力向上攀登,像在追寻生命的意义,看得人心里一阵震颤。40分钟的游览,竟让人意犹未尽。挪威时间10点35分,我们坐上大巴前往下一站。车行驶在公路上,两侧绿树成荫,郁郁葱葱;天空蓝得透亮,朵朵白云似触手可及。车行一个半小时,便从挪威到了瑞典。
瑞典国土面积43万平方公里,人口千万出头,是首个与我国建交的欧洲国家。世界对瑞典的熟知,多源于诺贝尔奖——这一由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于1895年在遗嘱中设立的奖项,旨在表彰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领域对人类贡献最大的人;1968年,瑞典中央银行又增设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奖项的设立,藏着诺贝尔对自己发明被用于军事的忧虑,他希望通过奖励积极贡献,传递正面的力量。目前,我国作家莫言获过诺贝尔文学奖,屠呦呦团队获过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二、公路上的绿:从挪威到瑞典
离开奥斯陆的维格兰雕塑公园时,天蓝得发脆。大巴刚过边境,风里的味道就变了——挪威的风带着峡湾的咸,到了瑞典境内,却浸了满袖的草木香。路两旁的白桦树排得整整齐齐,树干是奶油色的,枝桠举着新绿,阳光从叶缝漏下来,在柏油路上织出晃眼的光斑。车开得快了,那些光斑便跟着车轮跑,像串没系牢的碎银。
视线越过路沿,是望不到头的森林。不只是白桦,还有松针带着清苦气的松林,树干泛红的榉树——绿得层次分明:近的是新叶的嫩青,远的是老林的墨绿,再往天边去,被云气染成了淡蓝的绿。忽然,一汪湖水从树缝里跳了出来——不是小水洼,是藏在森林怀里的湖,水色是极透亮的碧绿,像有人把整块翡翠砸在了林子里。阳光一照,湖面碎着金光,连岸边的草甸都沾了光,紫的、黄的小花星星点点,衬得那片绿更鲜活了。同行的朋友说:“像大兴安岭。”我望着窗外晃过的树影,真有些恍惚。只是大兴安岭的林更沉,风过时有松涛的响;这里的森林却静,就这么在绿里泡了近3个小时,直到车拐过一道坡,司机忽然说“看前头”——瑞典第一大湖到了。
湖边的餐馆是木头搭的人字顶房屋,松木桌子带着年轮的纹。自助餐很简单:鸡腿、煎鱼等六个菜,还有鸡汤。我端着碗站在木廊上看湖,风把湖面吹起细碎的波纹,远处有艘白色的小游艇,像片叶子似的飘着,倒比满桌的吃食更让人贪看。饭后再上路,云低了些,白得发绵,像贴在林梢上的棉花糖。有时车钻进林间隧道,再出来时,云影正落在公路上,把绿分成明暗两半,车轮碾过云影的瞬间,竟觉得凉了半分。又走了3个多小时,远远看见一片水湾里浮着个小岛,岛上立着红顶的建筑,司机说“皇后岛到了”。 三、皇后岛:慢下来的时光 皇后岛是世界文化遗产,位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中心以西15公里处,既是瑞典皇家领地,也是该国首个世界文化遗产,因“瑞典的凡尔赛”之称闻名。它融合了法式巴洛克与英伦风格,主要景点包括皇后岛宫、宫廷剧院、中国宫及花园。
皇后岛宫最早建于16世纪后期,1661年遭焚毁后重建; 1960年,皇后岛宫全部建设完成;1981年起,成为瑞典王室的私人宫殿。其中,皇后岛宫融法式巴洛克风格与英伦风范于一体,宫廷剧院是古斯塔夫三世时期的重要建筑,中国宫则吸纳了中国及亚洲的艺术风格。沿湖岸漫步,可见湖中白鸥点点、野鸭成群,湖水湛蓝,对岸树影依稀;林间屋舍幽静,置身其中,宛如踏入仙境。
傍晚7点踏上皇后岛时,雨丝刚歇。石板路泛着湿漉漉的光,踩上去沾着点草叶的潮气,风一吹,带着水的凉、树的青,扑在脸上比冰汽水还解乏。顺着石板路往里走,先听见水声,再看见那片湖。雨刚停,湖面还浮着层薄薄的水汽,风过处,碧波一圈圈漾开,把天边的夕阳揉碎了,金晃晃的光点在水上跳。这时候才望见湖对岸的皇宫,浅黄色的墙被夕阳镀了层暖边,厚重的檐角垂在水面上,影子沉在水里,晃晃悠悠的。檐角的金饰反光,湖面的碎金也反光,连墙根爬的绿藤都浸在暖光里,黄的墙、碧的水、金的光,竟真分不清哪是实景哪是倒影,就那么融成一团软乎乎的暖,倒不像皇宫,像谁把一幅油画落在了水边。
转头看时,才惊觉这岛被树裹得严实。全是年轮很久的树,有的树干粗得要两人合抱,枝桠张开来,叶子密得能遮半片天。雨后的叶子亮得很,深绿的、浅绿的,被风一吹,叶尖的水珠“嗒嗒”往下掉,落在草丛里、石板缝里,倒比城里的鸟鸣还清脆。往树影里走几步,暑气全消了,连阳光都得透过叶缝筛下来,在地上投些碎银子似的光斑,走一脚,踢碎一片,倒觉得自己也成了这树影里的一分子。
也不用急着找路,就顺着树影慢慢晃。脚下是软的(大概是草沾了水),空气是凉的(带着树的清气),远处皇宫的顶在树缝里时隐时现,湖面的光时不时漏进来晃眼。这时候忽然觉得,跑了大半生忙忙碌碌,倒不如这雨后的岛懂得过日子——雨停了就晾着水汽,夕阳来了就铺着暖光,树安安静静长着,水安安静静漾着。人站在这儿,不用想该往哪走,不用记着要赶时间,就光凭这凉风吹着,看那皇宫和水融在一块儿,就够舒服了。
这一路走下来,总觉得北欧的好,是藏在“慢”里的——维格兰雕塑里的人生不用急,奥斯陆的风会等你,皇后岛的云会慢慢飘。就像此刻船舷上的风,带着森林的绿、湖水的润,把从挪威到瑞典的路,都泡成了软乎乎的惬意。而那些落在眼里的碎光——雕塑上的晨露,公路上的光斑,岛边的浪花,大概就是北欧写给旅人最温柔的信吧。
从8月25日出发到26日入住斯德哥尔摩的酒店,不是在飞机上,就是在大巴上。用眼睛看,用脚丈量,用心感悟,虽身心疲惫,却恰恰触到了旅游的精髓——这一路的奔波与遇见,本就是风景的一部分。
作者简介:任永强,退休公务员,高级经济师,喜欢用眼去看世界,用脚去丈量世界,用笔去记录、感悟世界。
责任编辑:李欢颜
2025-09-08 09:20:29
2025-09-08 09:03:17
2025-09-08 08:56:18
2025-09-08 08:44:55
2025-09-07 19:02:50
2025-09-07 10:14:30
2025-09-05 19:17:27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