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逐梦西电行:当霜鬓与AI撞了个满怀
秋日阴云轻笼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校园,细碎风拂过枝头银杏叶,将叶缘晕成柔和浅金色。10月19日,陕西老年大学北校区AI二班的我们,带着热忱与好奇踏进校园,让霜染鬓角与智能时代的脉搏,完成了一场跨越年龄的邂逅。

引路的卢朝阳教授,是这场相遇里最明亮的“光”。他目光炯炯,似能穿透岁月尘埃;话语铿锵,字字藏着对西电的赤诚与对科技的热爱。跟着他的脚步,西电的神秘面纱缓缓揭开——博物馆中,电子信息领域的荣誉牌匾静静陈列,从简陋老式电台到精密特种装置,从千年算筹算盘到前沿计算机硬件,宛如跨越百年的时光隧道,指尖拂过展柜玻璃,便能触摸到科技迭代的温度;校史馆内,1931年红军时期的建校初心、长征路上背设备办学的坚守、毛主席的殷切题词、王诤将军的开创之举、毕德显院士的雷达传奇,每段过往都令人心潮澎湃。这方土地的每一寸,都浸透着“强国之脊”的担当,每面展墙都记录着中国人在电子信息领域的不屈探索。

最振奋人心的,是走进AI中心的瞬间。大屏上跳动的校区水电气暖数据、智慧教室的实时互动系统、体育场馆的5G盲区解决方案、后勤监控里的食堂规范操作……数字孪生全龄校园的建设成果,如鲜活的“未来生活画卷”铺展眼前,没有科技的冰冷,只有触手可及的便捷与温暖。卢教授站在展区前开讲特殊AI课:没有晦涩公式,只通俗解读“智慧图书馆如何规划时间”“教育大模型怎样答疑”;没有遥远畅想,只展示“论文格式检验平台”“课堂行为分析系统”等真实应用。“科技从不是年轻人的专属”,他的话如火种,瞬间点燃我们对智能时代的向往——原来银发老者亦能挣脱“数字鸿沟”,在AI浪潮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用知识照亮晚年生活。

漫步校园,阴云下的银杏叶更显清透,学子匆匆的身影、图书馆前的讨论声、迎风飘扬的校旗,蓬勃朝气映在我们含笑的眼角。曾以为岁月会放缓脚步、局限视野,而这一天,西电用厚重历史诠释“坚守的力量”,用前沿科技证明“学习的无限”。卢教授的每句讲解,都是一次智慧唤醒——唤醒对未知的好奇,唤醒对“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笃定,更唤醒“不服老、敢追梦”的劲头。
暮色漫上教学楼时,我们的心中却燃着炽热火焰。这场访问早已超越参观本身:是与青春的对话,看见岁月添白发却带不走逐梦勇气;是与科技的握手,明白银发可与智能同频、晚年能拥抱新鲜事物;更是与初心的重逢,坚定“活到老、学到老”的信念。正如西电自1931年起,以“不断探索、永不放弃”从艰难办学成长为电子信息领域重镇,我们学习AI,亦是在续写自己的探索故事。
致敬西电,这所让创新之光永不熄灭的学府,用历史照亮来路,用科技指引前方;致敬卢教授,这位点亮科技明灯的引路人,用耐心打破隔阂,用热情传递力量。而我们这群银发追梦者,终将带着震撼与感动继续前行——阴天挡不住银杏叶的光泽,年龄也困不住逐梦的心。心怀热爱,每个年纪都是逐梦好时光;脚步不停,我们定能与智能未来撞出更美的火花。
作者简介:张明,陕西泾阳人,高级职称。陕西商协会核心会长秘书长群成员、西安市泾阳商会副会长兼企业文化推广委员会主任,同时担任《西北建设》杂志西咸新区工作站负责人和《人民摄影》报签约摄影师,系《华人头条》和《美篇》平台等多个平台撰稿人,也是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
责任编辑:
2025-10-24 16:04:17
2025-10-16 17:30:43
2025-09-18 15:37:02
2025-09-17 16:03:51
2025-09-16 18:07:01
2025-09-16 10:46:35
2025-09-15 17:43:38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