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杂志社公告 投稿来信

国际华文媒体与记者联盟发起单位

您的位置:首页 > 农业农村

口感香甜 南充高坪着力打造“特色”农产品“农家米”品牌

      为推动佛门乡白山村现代农业产业园可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培育特色农业产业品牌,是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南充高坪应洪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推农村产品经济发展模式为抓手,立足资源禀赋,创新机制,积极探索区域实际的乡村振兴路径、为顺应消费升级、促进农民增收、增强市场竞争能力,高坪区应洪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积极调整优化种养结构,着力打好“特色”“优质”“农家米”品牌,大力推进农产品特别是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进一步提升”农家米“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推动特色高效农业高质量发展。

QQ截图20250915124741.png

      南充市高坪应洪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按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专业化开发、智能化赋能、创新化支撑、集群化发展、市场化营销、品牌化培育、绿色化引领、融合化推进、持续化增收”的思路深入推进产业发展。在凌云山白山村海拔600米的山顶上“乡米”满眼饱满”、品牌兴农”发展思路,与农业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持续擦亮“农家米”特色品牌。

QQ截图20250915124835.png

      南充高坪应洪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应洪告诉记者,今年虽然天气不好、但总体来说没有减产、基地“农家米”产量又创新高,大概在2万斤左右。

 

QQ截图20250915125532.png

      据了解,“农家米”属于晚熟水稻,由于种植在海拔600米的山顶上,气温相对较低,昼夜温差大,所以出现了早栽晚熟现象。此外,由于这里的土壤富含锌硒等多种微量元素,从而种出来的水稻质量比普通水稻更加优质、口感香甜。

QQ截图20250915125159.png

       近年来,高坪区应洪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优质水稻繁育种植为核心,连片种植了“农家米”优质水稻。目前,核心种植区在300亩左右,示范种植区达到了300亩。独特的土壤环境、气候条件、品质优良的种苗,加上近年来高坪区委区政府对特色农业的大力支持,“农家米”成为了南充的知名农产品牌,其优越的品质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和商家青睐,知名度成为了高坪区农产品的一张闪亮名片“农家米”由此走上消费者的餐桌,供给全国的消费者品尝食用。

QQ截图20250915124805.png

      南充高坪应洪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应洪介绍“公司将充分利用好‘农家米’’这个品牌,带领乡亲们坚定不移地走乡村振兴道路,把老祖宗留下来的‘农家米’推向更广阔的市场,进一步让‘农家米’发扬光大,让一方百姓增收致富,树立了高坪区优质农产品的良好形象。公司同时推出“农家米”品牌创建,推动特色农业品牌发展。借鉴消费扶贫经验,大力推荐优质特色农产品、用好“农家米”品牌“充食”;塑造公司良好的品牌形象,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美誉度。(图文/杨光)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为推动佛门乡白山村现代农业产业园可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培育特色农业产业品牌,是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南充高坪应洪农业开

2025-09-15 22:07:33

  三清山坐落于江西婺源县境内,婺源因油菜花声名远播,每逢花期,金灿灿的花海引得游人如织。或许正是这份艳丽,让三清山的俊秀少被提及,即便我爬遍五岳,此前对它也颇为陌生。  

2025-09-15 17:04:55

  老王下午来,暂坐浅问:下午有事么?  答案在他的意料之中,我只需回答:没事。  他笑说:咱到离兴平最近的稻田转转。  我们一贯说走就走,来不得思思慢慢。  车过兴户大桥,

2025-09-15 17:01:22

近日,“桔子红了”乡村振兴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聚焦属地古红桔产业发展痛点,组织师生开展专项培训,以精准技术服务为农户赋能增效,将科技力量注入乡村振兴一线。精准破

2025-09-12 20:17:56

  每到饭点,清涧县玉家河镇便民服务中心应则沟村的幸福院里总是热气腾腾。此时只要在村里,第一书记李治亮就会和队友李嘉懿、李良穿梭于老人中间,端菜、盛饭、问候,宛如子女回

2025-09-10 08:36:13

  盛夏的社川河谷像被泼了桶浓绿的颜料,玉米叶在烈日下舒展着掌状叶片,蝉鸣从河谷深处漫上来,与溪流声缠成一团。车驶出水阳高速杏坪出口时,阳光正烈得晃眼,却被道旁的核桃树荫

2025-09-02 14:37:22

沿西兰公路拐入罐南路,一路蜿蜒,直抵陕西名山——槐山。槐乡永寿,因其得名,更因其灵秀。驶入永太塬,“永久太平”之意仿佛已融进这方水土。槐山脚下

2025-08-31 14:48:39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西北建设网是《西北建设》杂志社的新闻门户网站;《西北建设网》是由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陕西省三秦市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西北建设杂志社-西北建设 ”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交流与合作

合作:029-33567925

热线:029-33567925

传真:029-33567925

  • 官方微信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957-938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谣言和虚假有害信息举报 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 涉未成年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33567925 举报信箱:xbjs#vip.qq.com 西北建设杂志社客服:029-33567925

关于杂志 关于网站 招聘英才 管理团队 广告合作 章程 标签云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许可证编号:HK18005866号 @版权所有 西北建设杂志社 HK 61040202000415